梦江南/忆江南
九曲池头三月三。
柳毵毵。
香尘扑马喷金衔。
涴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
阊门烟水晚风恬。
落归帆。
注释注释:此词并非一般地记述冶游、描摹春景,而是有很深挚的乡思渗透其中,抒写了词人的性情,可谓“格见于全篇浑然不可镌 ,气出于言外浩然不可屈”。
但情思在作品中又表现得非常蕴藉,如写汴京春景,笔墨极其丽,初读之只见其繁盛而浑不觉有其它用意。
作者的感情,虽更倾向于“苦笋鲥鱼”的江南,但前面写汴京春游,却又不是简单地用来对比或反衬,让人感到后者由前者引发,感情是自一种更深的体验中升华而出的。
上片首二句写景点人。
从“柳毵毵”的那种枝叶细长柔嫩之貌,可以想见柳色掩映中的丽人,也有如柳之婀娜娇美。
“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仍未直接写人,但士女如云,帝城春游的场面,却被从一个侧面渲染出来了。
词中“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所暗示的正是汴京金明池琼林苑游乐的情景。
以香尘来写游人之多,是较常见的写法。
但“香尘扑马喷金衔 ”一句 ,却颇能造成气氛。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云:“妓女旧日多乘驴,宣、政间惟乘马,披凉衫,将盖头背系上。
少年狎客,往往随后,亦跨马轻衫小帽 。
有三五文身恶少年控马 ,谓之‘花褪马’,用短缰促马头,刺地而行,谓之‘鞅缰’,呵喝驰骤,竞逞骏逸 。
”贺铸曾居汴京,于都人行乐场景自寓于目而记于心,故能绘声绘色,生动地写出了这一境界。
经过这样渲染后,再接上“涴春衫”三字,春意之浓可感。
下片着重刻绘江南春月的自然景观 。
“苦笋鲥鱼乡味美 ”,即使不看下文“梦江南”三字,单是“苦笋鲥鱼 ”,也立即能令人想到江南之春 。
祖籍吴越、宦游北方的词人,春时想到这种美味,无疑要为之神往而梦思。
但此尚不足以尽江南之美。
下文进一步拓开:“ 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阊门,苏州西门。
其地更是江南之萃。
“君到姑苏去,人家尽枕河。
”门巷对着烟水,春日将暮,晚风恬静,点点归舟,缓缓地驶来 ,悠悠地落下白帆 。
“晚风恬”的“恬”字,极其准确地把握江南日暮晚风的特点。
风恬,烟水更美 ,归帆落得更悠闲。
“恬”,不仅是风给人的印象,也是词人此刻想到江南烟水时的情绪表现。
词中纯用白描手法,简约、空灵地就画出汴京和苏州水乡两幅春景。
词人对其笔下的两幅春景,所倾注的感情并不是一样的。
下片中“乡味美,梦江南”的直接抒情,虽然只有六个字,透露出来的情思,却是极其绵长而深切的。
再回转去看看汴京春游,作者究竟是身预其中,还是旁观,虽很难指实,但在感受上有点发腻,有点倦怠而另有所思,却是隐隐可见的。
最后一句“落归帆”固然是极美的写景之笔,而结合抒情去体会,又似乎不排斥带有象征倦游思归的意味。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45157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