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园

朝代:作者: 王维 体裁: 五绝

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

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枝树。

注释这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

漆园是辋川二十景之一。

不过这首诗的着眼点不在描绘漆园的景物,而在通过跟漆园有关的典故,表明诗人的生活态度。

诗的前两句,反用郭璞《游仙诗》“漆园有傲吏”的诗意。

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载,庄子曾为漆园吏,楚威王遣使聘他为相,他不干,反而对使者说:“子亟去,无污我!

”这就是后世所称道的庄子啸傲王侯的故事。

郭璞称庄子为“傲吏”,其实是赞美他。

王维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说庄子并不是傲吏,他所以不求仕进,是因为自觉缺少经国济世的本领。

这也是一种赞美,不过换了个角度罢了。

显然,王维是借古人以自喻,表白自己的隐居,也决无傲世之意,颇有点看穿悟透的味道。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做漆园吏这样的“微官”呢?

三、四句“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含蓄地透露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这两句意思说,做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不过是形迹之“偶寄”而已。

在王维看来,只要“身心相离,理事俱如”(《与魏居士书》),便无可无不可了。

做个漆园吏,正好可借漆园隐逸,以“婆娑数株树”为精神寄托,这样不是也很不错吗?

《晋书》中有“此树婆娑,无复生意”的说法,“婆娑”用以指树,形容其枝叶纷披,已无生机。

郭璞《客傲》中又有“庄周偃蹇于漆园,老莱婆娑于林窟”的说法,“婆娑”用以状人,形容老莱子放浪山林,纵情自适。

王维用在这里,似乎两者兼而取之:言树“婆娑”,是以树喻人;

言人“婆娑”,是以树伴人。

总之,做这么一个小官,与这么几棵树相伴,隐于斯,乐于斯,终于斯,又复何求哉!

这就集中地表现了王维隐逸恬退的生活情趣和自甘淡泊的人生态度。

诗的用典自然贴切,且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环境经历融为一体,以致分不清是咏古人还是写自己,深蕴哲理,耐人寻味。

(刘德重)出处全唐诗:卷128_41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175079188.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