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新秋写兴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
夜来处处试新妆。
却是人间天上。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
梦从海底跨枯桑。
阅尽银河风浪。
注释注释:这首词是作者借七夕来抒发自己寄寓故国之思。
上片侧重写七夕儿女幸福欢快景象。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二句紧扣“新秋”,分写“天上”与“人间”七夕情景。
低昂,是起伏升降的意思。
上句说天上日落月升、斗转星移等天象变化,依然像从前一样。
“似旧”二字,意在言外,暗示人间却与自然界的景象不同,发生了巨大变化。
暗逗结尾两句。
下句说人间儿女也象从前一样,狂欢欢度七夕。
“成狂”即包“似旧”之意,言外有无限感慨。
在词人看来,经历过人间沧桑巨变的人们,新秋七夕,本应深怀黍离之悲,但今天人们竟依旧狂欢。
这种景象不免使词人感慨万千。
“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
”“处处试新妆”原是当时七夕风习,也是上文所说“儿女成狂”的一种突出表现。
人们几乎误认为这种处处新妆的欢庆景象为人间的天堂了。
正如上文“儿女成狂”寓有微意一样 ,这里的 “人间天上 ”也含有讽刺意味。
“却是”二字,言外有意,沦陷后的故国山河,已成为人间地狱,而眼前的景象却竭然相反,仿佛人们早已忘却家国之痛,叫人无限悲痛。
下片侧重直抒词人的感受。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
”时间飞逝,不经意间,感到新秋凉意,原来夜深了。
由于“相思”——怀念故国,自己的两鬓已经如白梅一样。
上句写出一位重重心事的老人久久坐着默默无语,几乎忘却外界事物,下句将长期怀念结果与一夕相思的现境联接在一起给人以时间飞逝的印象,用以突出表现作者深深的思虑。
“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
”结拍写七夕之梦。
上句暗用《神仙传》沧海屡变为桑田的典故,下句以“银河”切“新秋”。
诗人梦见在海底超越枯桑 ,又梦见在天上看尽银河风浪。
这里虽明为纪梦,实为借梦来表达对于世事苍桑与人事巨变的感受。
这两句尤其突出全文寄意。
结末二句起到了画龙点眼的作用。
有此二句,不但上片“儿女成狂”的情景讽慨自深,就连过片的“新凉”、“相思”也都获得了特殊的含义。
作者以自己作为独醒的爱国者与普通人相对照 ,抒发了自己眷怀故国的深沉悲壮的情感,是这首词构思和章法上的基本特点。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ci/1/217947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