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 朝代: 宋 作者: 杨冠卿 迢迢秋夜长,娟娟霜月明。隐几观万变,頫仰周八纮。人间厌谪堕,翳凤骑长鲸。寥天排云征,高步抚流星。群仙罗道周,有若相逢迎。旌羽绚虹霓,环佩锵葱珩。问我来何迟,携手上玉京。阶级扣灵琐,班联簉紫庭。绿章奏封事,清问殊哀矜。饮之以云腴,锡之以琼英。下拜亟登受,倏然云雾兴。杳不知其所,变化无留形。俄顷双青鸾,衔笺报归程。望舒肃前驱,徒御了不惊。归时夜未央,仰视河汉横。天风西南来,隐隐笙竽声。钧天认帝所,昨梦......更多 句 朝代: 宋 作者: 张存 当时不葬曹横墓,千古犹存方茂山。游蜂乍起惊落墀,黄鸟衔来却上枝。临风重回首,掩泪向庭花。镜中春色老,枕前秋夜长。出处全唐诗:卷799-16 寄兄弟[亦见许浑集,题作《寄小弟》。] 朝代: 唐 作者: 杜牧 类别:代简 江城红叶尽,旅思倍凄凉。孤梦家山远,独眠秋夜长。道存空倚命,身贱未归乡。南望仍垂泪,天边雁一行。 尾犯 寒夜 朝代: 宋 作者: 蒋捷 体裁: 词 夜倚读书床,敲碎唾壶,灯晕明灭。多事西风,把斋铃频掣。人共语、温温芋火,雁孤飞、萧萧桧雪。遍阑干外,万顷鱼天,未了予愁绝。鸡边长剑舞,念不到、此样豪杰。瘦骨棱棱,但凄其衾铁。是非梦、无痕堪记,似双瞳、缤纷翠缬。浩然心在,我逢著、梅花便说。注释注释:蒋捷在元朝建立之后,一直对统治者采取不合作态度。他拒绝了元朝要他做官的召见,隐居终老于竹山。他的词作多婉约其辞,表达爱国思想。这首词却是直写亡国之痛的,......更多 山歌三首 朝代: 宋 作者: 白玉蟾 体裁: 七绝 中秋夜月白如银,照见东西南北人。古往今来人自老,月生月落几番新。 御街行 朝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体裁: 词 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悲,云淡碧天如水。披衣起。告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塔儿南畔城儿里。第三个、桥儿外。濒河西岸小红楼,门外梧桐雕砌。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注释注释①嘹唳(lì):指高声鸣叫。②濒:靠近。③雕砌:雕花的台阶。④人人:那个人,指所爱之人。评解这首小词,抒情气氛极浓。作者借与雁儿招呼,娓娓道出内心的真切情意。语浅意深,委婉动人。在碧天如水,霜风凄紧......更多 扫花游/扫地游 声 朝代: 宋 作者: 王沂孙 体裁: 词 商飚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注释注释:王沂孙在咏物词上有较为独到之感觉。这首词是从欧阳修《秋声赋》中转换而来。周颐《蕙风词话》中首评论其为:“以性灵语咏物,以沉著之笔达出。”欧阳修在《秋声赋》云......更多 拟古宫词一百首 朝代: 明 作者: 朱让栩 绿竹翛翛隔短墙,黄昏凄雨洒潇湘。梦回窗掩银釭冷,蟋蟀声中秋夜长。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乾集之下 望江南/忆江南 朝代: 宋 作者: 张继先 体裁: 词 秋夜事,月里竹亭亭。清籁与谁喧池水,微风遣我下檐楹。圆缺若为情。终南道,累寄笑歌声。丹阙夜凉通马去,黄河天晓照舟横。联辔去还成。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望洞庭 朝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体裁: 七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注释注释: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不无感慨地说:“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更多 121122123124125 共127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