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朝代:作者: 邵亨贞 体裁:

漆点填眶,凤梢侵鬓,天然俊生。

记隔花瞥见,疏星炯炯,倚阑延伫,止水盈盈。

端正窥帘,瞢腾凭枕,睥睨檀郎长是青。

销凝久,待嫣然一顾,密意将成。

困酣时倚银屏。

强临镜**犹未醒。

忆帐中亲者,似嫌罗密,尊前斜注,翻怕镫明。

醉后看承,歌时斗弄,几度孜孜频送情。

难忘处,是香罗*透,别泪双零。

鹤汝前来,与余相从,近乎一年。

每座隅举目,看挥大字,窗前侧耳,听诵佳篇。

月白风清,天高露下,不肯飞腾亦可怜。

鸡群里,见雪衣......更多

河渎神

朝代:作者: 温庭筠 体裁: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徘徊。

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

离别橹声空萧索,玉容惆怅妆薄。

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

洗兵马

朝代:作者: 杜甫 体裁: 七古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日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

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

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

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

鹤禁通霄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

攀龙附凤势莫当,......更多

浣溪沙

朝代:作者: 吴文英 体裁:

门隔花深旧梦游。

夕阳无语燕归愁。

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坠泪,行云有影月含羞。

东风临夜冷于秋。

注释注释:①玉纤:指女子之手。

评解此为感梦之作。

上片写所梦旧游之地、燕归之态,似真似幻,传神于眼;

下片抒怀人之情、相思之愁,如泣如诉,缠绵往复。

末句尤贵含情言外,渊涵不尽。

全词雅丽清新,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集评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浣溪沙》结句贵情余言外,含蓄不尽。

如吴梦窗之“东风临夜冷于秋”,贺方回......更多

浣溪沙

朝代:作者: 晏殊 体裁: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闲离别易消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清平乐

朝代:作者: 毛熙震 体裁:

春光欲暮,寂寞闲庭户。

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

含愁独倚闺帏,玉炉烟断香微。

正是销魂时节,东风满院花飞。

注释注释①烟断香微:言无心在香炉内添香,故“烟断香微”,正是愁人情态。

评解暮春时节,庭户寂寞,粉蝶穿槛,疏雨黄昏。

东风送暖,落红成阵。

此情此景,令人魂销。

闺中人独自含愁,哪里还有心肠料理玉炉香烟!

这首词通过春景的描写,含蓄地透露了人物内心的离别相思之情。

诗人以风华之笔,运幽丽之思。

全词写得清......更多

湘春夜月

朝代:作者: 黄孝迈 体裁:

近清明。

翠禽枝上消魂。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

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

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

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翦断心上愁痕。

注释注释:黄孝迈的词流传很少,但他的词的确写得“风度婉秀,真佳词也。

”(万树《词律》)《湘春夜月》这个词调,是黄孝迈的自度曲。

其内容与调名切合 ,描绘......更多

满江红

朝代:作者: 刘克庄 体裁:

满腹诗书,馀事到、穰苴兵法。

新受了、乌公书币,著鞭垂发。

黄纸红旗喧道路,黑风青草空巢穴。

向幼安、宣子顶头行,方奇特。

溪峒事,听侬说。

龚遂外,无长策。

便献俘非勇,纳降非怯。

帐下健儿休尽锐,草间赤子俱求活。

到崆峒、快寄凯歌来,宽离别。

出处引自"竹筠清课"http://www.zhuyunqingke.com/

满江红 送郑鹏南经历赴河东廉访幕

朝代:作者: 刘敏中 体裁:

宿酒初醒,秋已老、故人来别。

情味恶、从前万里,不堪重说。

大抵男儿忠孝耳,此身如叶心如铁。

但始终夷险要扶持,平生节。

湖海气,诗书业。

霜雪地,风云客。

问而今月旦,果谁豪杰。

君去还经汾水上,依然照见齐州月。

怕相思、休费短长吟,生华发。

双桧堂深,想前日、清风犹在。

才半载、政声传播,与人称快。

鞠草园扉无滞讼,憩棠田舍留遗爱。

问方今、循吏几何人,公为最。

明而恕,廉而介。

官易进,身难退。

苦簿书业委,米盐繁碎。

......更多

灞陵行送别

朝代:作者: 李白 体裁: 杂言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注释长安东南三十里处,原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于此,遂称灞陵。

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常在这里分手。

因此,灞上、灞陵、灞水等,在唐诗里经常是和离别联系在一起的。

这些词本身就带有离别的色彩。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灞陵”、“灞水”重迭......更多

141142143144145 共152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