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 朝代: 宋 作者: 杜耒 体裁: 七绝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注释[注释](1)竹炉:外竹内泥的火炉。汤沸:指开水翻滚。[译文]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察院夜坐 朝代: 明 作者: 袁凯 吏散车马寂,月色东城上。敛衣高堂坐,重门静无响。文奏屏在箧,朱墨委虚幌。檐影望参差,霜气纷荡漾。耳目幸无役,心意多遐想。园庐日应敝,萝茑春还长。况兹纲纪地,王事方鞅掌。安得春江棹,东原归偃仰。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第三 对月 朝代: 宋 作者: 吴龙翰 长空有明月,与我良有情。遥遥万里道,随我杖履行。耿耿吟床间,相随入枕衾。而我病风雅,长作秋蛩吟。吟声悲入月,月色寒入吟。月即是天眼,照我泪纵横。垂垂草上露,尽从月眼倾。不为富贵儿,只作苦吟人。君看朱门邃,翠幕围阳春。管弦沸清晓,银烛正荧荧。 对月 朝代: 元 作者: 王冕 体裁: 七古 己卯八月十五夜,天地万里无云烟。明月忽自海底出,皎如玉鉴当空悬。清辉潋滟破幽溟,山河倒浸无余景。丹桂香消白兔愁,玉宇琼楼不禁冷。南箕北斗潜光华,江汉无声流素波。老夫于此兴不浅,有月无酒将奈何?天上谁观羽衣舞,人间那得清虚府?世情乖异每变更,月色何尝有今古?秋风飘飘度箜篌,东家西家登大楼。相期玩赏醉终夕,岂知别有穷途愁?回首天涯故人少,白露凄凄下庭草。欲持此意问嫦娥,孤雁一声关塞晓。 对月 朝代: 宋 作者: 董嗣杲 徒倚短窗下,月色照平地。江头见渔舸,更欲扣舷醉。山川蔼夕霏,菰蒲颤凉翠。景色自纷糅,造化只儿戏。慨叹几今古,不过荣与悴。胸中难贮愁,万缘查弃置。三更北风暴,顷刻天地异。掩窗抱膝吟,欹枕不复睡。 寿朱晦翁 朝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西风卷尽护霜筠,碧玉壶天月色新。凤历半千开诞日,龙山重九逼佳辰。先心坐使鬼神伏,一笑能回宇宙春。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 小中元日夜泛月湖作 朝代: 明 作者: 丰坊 孤舟泛湖水,月色如寒玉。白云忽满衣,清风时濯足。不知人间世,因唱沧浪曲。归卧读书窗,蟪蛄啼草绿。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第三 小溪 朝代: 宋 作者: 释昙颖 小溪庄上掩柴扉,鸡犬无声月色微。一双小舟临断岸,趁潮来此趁潮归。 小车六言吟 朝代: 宋 作者: 邵雍 昔人乘车是常,今见乘车仓皇。既有前车戒慎,岂无覆辙克庄。将出必用茶饮,欲登先须道装。轸边更挂诗帙,辕畔仍悬酒缸。轮缓为移芳草,盖低因碍垂杨。水际尤宜称审,花间更要安详。朝出频经履道,晚归屡过平康。春重纵观明媚,秋深饫看丰穰。五凤楼前月色,天津桥上风凉。金谷园中流水,魏王堤外修篁。静处光阴最好,闲中气味偏长。所经莫不意得,所见无非情忘。或见农人拥耒,或见蚕女求桑。或见蘼芜遍野,或见蒺藜满墙。或见荆棘......更多 小长干曲 朝代: 唐 作者: 崔国辅 体裁: 乐府 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菱歌唱不辍,知在此塘中。注释小长干,属长干里,遗址在今南京市南,靠近长江边。长干曲,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长干里一带江边女子的生活和情趣。崔国辅的《小长干曲》内容也如此。这首诗风格清新,语言晓畅,于平淡自然中见含蓄委婉,很耐人寻味。这是一首情歌。但作者没有从相见、欢聚、别离等处落笔,而是紧扣江南水乡的特点,抓住特定时间、地点、条件,自然而风趣地表现一位青年男子对一位采菱姑......更多 3132333435 共11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