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楼月

朝代:作者: 刘秉忠 体裁:

调羹手。

残枝莫折离亭柳。

离亭柳。

年年春尽,为谁消瘦。

海棠过雨愁红皱。

行人驻马空搔首。

空搔首。

秦楼花月,凤城歌酒。

斜阳暮。

西风落叶关山路。

关山路。

归鸿巢燕,笑人来去。

我歌一曲君听取。

人生聚散如今古。

如今古。

湘江秋水,渭川春树。

龙楼宴。

千官拜表俱欢忭。

俱欢忭。

今宵帝座,瑞光高见。

觚*引领心常恋。

南山万寿殷勤献。

殷勤献。

皇天眷顾,必从臣愿。

箫声苦。

箫声吹断夷山雨。

夷山雨。

人空不见,吹台歌舞。

危亭目极伤平......更多

秦楼月

朝代:作者: 完颜 体裁:

寒仍暑。

春来秋去无今古。

无今古。

梁台风月,汴堤烟雨。

水涵天影秋如许。

夕阳低处征帆举。

征帆举。

一行惊雁,数声柔橹。

性贞洁。

柔枝嫩叶堪图写。

堪图写。

四时常伴,草堂风月。

孤高劲节天然别。

虚心永永无凋谢。

无凋谢。

绿阴摇曳,瑞音清绝。

烟霞客。

亭亭隐在幽岩侧。

幽岩侧。

霜欺雪压,了无纤碍。

蚪枝招*寒云外。

天然姿质真堪爱真堪爱。

青青别是,一番标格。

寻芳屦。

出门便是西湖路。

西湖路。

傍花行到,旧题诗处。

瑞芝峰下杨梅坞......更多

西斋养病夜怀多感因呈上从叔子云

朝代:作者: 孟郊

远客夜衣薄,厌眠待鸡鸣。

一床空月色,四壁秋蛩声。

守淡遗众俗,养疴念馀生。

方全君子拙,耻学小人明。

蚊蚋亦有时,羽毛各有成。

如何骐骥迹,踡跼未能行。

西北有平路,运来无相轻。

出处全唐诗:卷374-48

贺新郎 题王德琏水屯卷

朝代:作者: 邵亨贞 体裁:

一段江南绿。

望依依、沙鸥起处,辋川横幅。

十里平郊人烟聚,掩映汀洲几曲。

试与问、隐君林屋。

花径竹门春窈窕,有苍颜绿鬓人如玉。

挥白羽,跨黄犊。

高情远继巢由躅。

向沧浪、濯缨垂钓,自歌还续。

手种陂塘千株柳,隔断红尘万斛。

算独有、渔舟来熟。

待约西施同载酒,趁桃花、浪暖相追逐。

寻胜地,访遗俗。

重唤松江渡。

叹垂虹亭下,销磨几番今古。

依旧四桥风景在,为问坡仙甚处。

但遗爱、沙边鸥鹭。

天水相连苍茫外,更碧云、去尽山无......更多

贺新郎 题王德琏水屯卷

朝代:作者: 邵亨贞 体裁:

一段江南绿。

望依依、沙鸥起处,辋川横幅。

十里平郊人烟聚,掩映汀洲几曲。

试与问、隐君林屋。

花径竹门春窈窕,有苍颜绿鬓人如玉。

挥白羽,跨黄犊。

高情远继巢由躅。

向沧浪、濯缨垂钓,自歌还续。

手种陂塘千株柳,隔断红尘万斛。

算独有、渔舟来熟。

待约西施同载酒,趁桃花、浪暖相追逐。

寻胜地,访遗俗。

一段江南绿。

望依依、沙鸥起处,辋川横幅。

十里平郊人烟聚,掩映汀洲几曲。

试与问、隐君林屋。

花径竹门春窈窕,有苍颜绿鬓人如......更多

贺新郎 题西湖官驿水阁 松江府志卷十九,注

朝代:作者: 无名氏 体裁:

倩来鸾传语。

问陆家兄弟翩翩,今归何处。

留下文章藏万壑,时作云烟吞吐。

谩徙倚、朱兰凝伫。

兰外瑁湖谁管领,叹先生、旧宅僧分住。

天下事,尽如许。

英雄总被虚名误。

览遗编结浩叹,寂寞一杯寒土。

惟有春风长往,催却几多人去。

但岁岁、垂杨自舞。

今日我来怀古后,算后人又以今为古。

留此曲,伴鸥鹭。

一段江南绿。

望依依、沙鸥起处,辋川横幅。

十里平郊人烟聚,掩映汀洲几曲。

试与问、隐君林屋。

花径竹门春窈窕,有苍颜绿鬓人如玉。

......更多

过桃花洞田家留饮

朝代:作者: 郑樵

偶促沼渚过山家。

灼灼桃花噪暮鸦。

是处竹篱环草屋,人间鸡黍话桑麻。

抱琴静听涛声急,对酒閒观月色奢。

可笑南阳刘子骥,欲寻风土滞京华。

长安秋夜

朝代:作者: 李德裕 体裁: 七绝

内宫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

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

注释注释:李德裕是唐武宗会昌年间名相,为政六年,内制宦官,外复幽燕,定回鹘,平泽潞,有重大政治建树,曾被李商隐誉为“万古之良相”。

在唐朝那个诗的时代,他同时又是一位诗人。

这首《长安秋夜》颇具特色,因为这不仅是李德裕的诗,而且是诗的李德裕。

它象是一则宰辅日记,反映着他从政生活的一个片断。

中晚唐时,强藩割据,天下纷扰。

李德裕坚决主张讨伐叛......更多

颂古十九首

朝代:作者: 释慧晖

午夜山房月色深,十分明白堕功勋。

拨开向上通天窍,烟嶂重重不见人。

题李凝幽居

朝代:作者: 贾岛 体裁: 五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释注释:这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

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

近旁,亦无人家居住。

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

“鸟......更多

4142434445 共11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