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过徐山玉吴仲退来会宿别后作寄

朝代:作者: 黎廷瑞

扶舆蹋残照,怀人度青林。

一笑得二妙,坐看西月沉。

短烛摇古碧,华樽湛芳斟。

高歌击唾壶,琅琅出商音。

东风行空山,和以苍松吟。

飘飖洞庭乐,要渺南薰琴。

天地空阔远,岁晚谁知心。

相对成浩叹,忘言拥单衾。

东方忽已白,握别西山阴。

违离未云远,怀思一何深。

常恐蕙帐空,此乐难重寻。

酬《夜坐怀孝常》

朝代:作者: 马治

东斋见微月,露坐稀华星。

感物增惋伤,怀人在岩扃。

高情沐垂照,寤寐不遑宁。

中夜梦良觌,君歌谓予听。

清商随风起,虚箔转琴泠。

款密松下室,踟蹰水边亭。

常时往来处,目击心已冥。

觉闻西涧流,离合方悟形。

鸡鸣空山曙,开户竹林青。

忽枉蓬荜信,芳缄耀云屏。

凄凄贫贱交,恻恻秋露零。

昔如双飞鹄,于今两枯萍。

诗中语再四,年运不暂停。

道术尚迂邈,焉能事仙灵。

骑鲸倘可望,同日戏沧溟。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前编第八之下

醉花阴

朝代:作者: 李清照 体裁: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注释①瑞脑:龙脑香。

②金兽:兽形铜香炉。

③纱厨:有纱帐的小床。

评解这是一首著名的重阳词。

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

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

以瘦暗示相思之深。

上片咏节令,“半夜凉初透”句,尖新在一“透”字。

下片“帘卷西风......更多

醉落魄/一斛珠

朝代:作者: 周紫芝 体裁:

江天云薄。

江头雪似杨花落。

寒灯不管人离索。

照得人来,真个睡不著。

归期已负梅花约。

又还春动空飘泊。

晓寒谁看伊梳掠。

雪满西楼,人在阑干角。

注释注释:此词以浅近平实的语言、曲折深婉的笔调,抒写了游子怀人思归的情怀。

词中将离索难眠的人的活动,放在江天云薄、风雪迷茫的浑阔背景上来写,以烘托和加强离子的孤寂之感,又使人的活动在一片空濛的广大背景。

映衬下,显得更为集中、突出、鲜明。

不仅如此,词中正通过暮寒、晓寒......更多

金陵社集诗(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鸡笼山

朝代:作者: 柳应芳

台城遗迹动凄其,总为前朝足乱离。

旧路人非芳草在,故宫春尽落花知。

江山白首犹余恨,鸟雀黄昏亦自悲。

更是伤心张绪柳,年年空被野风吹。

注释注释:(海宇承平,陪京佳丽,仕宦者夸为仙都,游谈者指为乐土。

弘、正之间,顾华玉、王钦佩以文章立瑽,陈大声、徐子仁以词曲擅场,江山妍淑,士女清华,才俊歙集,风流弘长。

嘉靖中年,朱子价、何元朗为寓公,金在衡、盛仲交为地主,皇甫子循、黄淳父之流为旅人,相与授简分题,征歌选胜......更多

金鳌桥

朝代:作者: 庄师熊

白鹤峰前放衙晚,金鳌背上驾楼成。

舟移远浦随潮落,帷卷轻风看月生。

他日怀人如在岘,今朝饮客且登瀛。

幸陪宴笑栏干曲,醉后不知杯几行。

闰月二日清坐

朝代:作者: 章甫

秋闰迟收穫,年衰惜友朋。

每怀人似玉,安得酒如渑。

鹊语何多诞,蝉声故可憎。

茶香新落磨,亦足洗炎蒸。

长亭怨/长亭怨慢 旧居有感

朝代:作者: 张炎 体裁:

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愔愔,玉箫声绝。

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

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顿别。

露粉风香谁为主,都成消歇。

凄咽。

晓窗分袂处,同把带鸳亲结。

江空岁晚,便忘了、尊前曾说。

恨西风不庇寒蝉,便扫尽、一林残叶。

谢杨柳多情,还有绿阴时节。

注释注释:本词暗含着张炎一生中最悲惨的一段遭遇。

张炎出身贵族世家,其六世祖为南宋初年大将张俊。

祖父张濡 ,为独松关守将时 ,部将误杀元史激怒元主 ,1276 年3......更多

长相思 游西湖

朝代:作者: 康与之 体裁: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

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

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注释注释:在康与之仅存的三十八首词中,情韵深长的作品不少 ,他尤擅于写少妇离情。

这首《长相思》,就是比较突出的一首。

此词《 花庵词选》题作《游西湖》,但重点不在写景写游玩之欢,而是触景怀人。

上片从西湖景物写起 。

“南高峰,北高峰”二句写山。

南北两高峰是西湖诸山中两个风景点。

南高峰旧称“高一千六百丈”(今实测为海......更多

长相思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注释注释: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

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

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

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

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

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更多

6667686970 共75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