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朝代:作者: 辛弃疾 体裁:

柳暗凌波路。

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

千里潇湘葡萄涨,人解扁舟欲去。

又樯燕、留人相语。

艇子飞来生尘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

波似箭,催鸣橹。

黄陵祠下山无数。

听湘娥、泠泠曲罢,为谁情苦。

行到东吴春已暮,正江阔、潮平稳渡。

望金雀、觚棱翔舞。

前度刘郎今重到,问玄都、千树花存否。

愁为倩,么弦诉。

注释注释①作于淳熙七年(1180)暮春,稼轩已在湖南安抚使任上。

按:去年秋,稼轩又由湖南转运副使改知潭州(今湖南......更多

贺新郎 送别

朝代:作者: 韩奕 体裁:

烟雨枫桥路。

算年来、几番送别,故人千里。

君亦当初缘底事,不念平生俦侣。

容易把、幽欢间阻。

岁晚却思来访旧,旧处亭馆,废垣荒圃。

寒日照,残桑梓。

同游似我今余几。

且留连、小窗清夜,挑灯疑语。

身外事多何必问,******。

况鬓影、相看如许。

秋草萧萧连茂苑,正堪愁、杜牧诗中意。

谁画在,行装里。

柳暗凌波路。

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

千里潇湘葡萄涨,人解扁舟欲去。

又樯燕、留人相语。

艇子飞来生尘步,唾花寒、唱我......更多

赠人

朝代:作者: 李群玉 体裁: 七绝

曾留宋玉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

云雨无情难管领,任他别嫁楚襄王。

注释注释:这首《赠人》诗,所赠之人虽不可考,但从内容可知,对方是一位失恋的多情男了。

全诗借用宋玉《高唐赋》与《神女赋》的典故写出。

据《高唐赋》与《神女赋》:楚怀王在游览云梦泽台馆时,曾经梦遇巫山神女。

临别时,神女告诉怀王,她“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后人便根据神女的话,用“云雨”来指代男女间的私情。

后来宋玉陪侍楚襄王到云梦泽游览,又都曾......更多

赠别二首之一

朝代:作者: 杜牧 体裁: 七绝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注释注解:1、豆蔻句:喻处女,后因称十三四岁女子为豆蔻年华。

韵译: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评析:这两首诗是诗人在大和九年(835),调任监察御史,离扬州赴长安是,与妓女分别之作。

第一首着重写其美丽,赞扬她是扬州歌女中美艳第一。

首句描摹少女身......更多

赠女学士

朝代:作者: 刘克庄

女子谈天世有之,福唐吴媛独神奇。

语多中的疑明思,心自通灵不问龟。

闻道膝边随季主,定传肘后与文姬。

未知谁是吹笙侣,玉镜台前要画眉。

赠婢

朝代:作者: 崔郊 体裁: 七绝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注释注释:唐末范摅所撰笔记《云溪友议》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元和年间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丽,与崔效互相爱恋,后却被卖给显贵于頔。

崔郊念念不忘,思慕无已。

一次寒食,婢女偶尔外出与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赠婢》。

后来于頔读到此诗,便让崔郊把婢女领去,传为诗坛佳话。

这首诗的内容写的是自己所爱者被劫夺的悲哀。

但由于诗......更多

赠广都寓舍贤妇二喻诗

朝代:作者: 顿起

尝闻赵清献,恤孤慰亡友。

至今西蜀人,谈美不容口。

二喻出儒家,清贫一无有。

零丁依老姑,破屋僧堂后。

相对诵诗书,未尝窥户牖。

圭折玉弥方,山寒松更茂。

县宰初闻名,咨嗟为之久。

从容语其配,夫人曾见否。

长者二十三,次亦十八九。

青裾长蔽膝,荆簪短在首。

我欲效清献,言不为人取。

近於吾邑中,选婿得豪右。

夫人相宰意,鱼蔬荐樽酒。

屈致二喻来,呼名老与寿。

女子当有行,诗称远父母。

饥寒日月长,蓬荜风雨漏。

大喻前致词,洒泪......更多

赠歌舞女童

朝代:作者: 袁凯

漳河女子荐良童,名在先朝乐部中。

记得教坊新队子,江南江北舞春风。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甲集第三

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

朝代:作者: 杜甫

尘满莱芜甑,堂横单父琴。

人皆知饮水,公辈不偷金。

梁狱书因上,秦台镜欲临。

独醒时所嫉,群小谤能深。

即出黄沙在,何须白发侵。

使君传旧德,已见直绳心。

注释原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

鹤注此广德元年公至阆时所赠。

《唐书》:南部县属阆州。

尘满莱芜甑①。

堂横单父琴②。

人皆知饮水③,公辈不偷金④。

(此言裴君以清节受诬。

《杜臆》:人皆知管下句,此十字洛也。

)①《后汉书》:范丹,字史云,为莱芜长,清贫。

人歌曰:“......更多

赠道者

朝代:作者: 武元衡 体裁: 七绝

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

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

注释注释:此诗的题目一作《赠送》。

如果是后一个题目,那么,他写赠的对象就不一定是个女道士。

但无论用哪一个题目,都不难看出,诗人所要着意描绘的是一个漂亮的白衣女子,并且对她的美色是颇为倾倒的。

首句中的“麻衣如雪”,出于《诗经·曹风·蜉蝣》,这里借用来描画女子所穿的一身雪白的衣裳。

在形容了女子的衣着以后,诗人又以高雅素洁的白梅来比拟女子的......更多

7172737475 共91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