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忆江南

朝代: 当代 作者: 梁羽生 体裁:

秋夜静,独自对残灯。

啼笑非非谁识我,坐行梦梦皆缘君,何所慰消沉。

风卷雨,雨复卷侬心。

心似欲随风雨去,茫茫大海任浮沉。

无爱亦无憎。

出处白发魔女传

古意

朝代:作者: 沈佺期 体裁: 七律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玷催十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注释注释:古意:托古以咏今的拟古之作。

诗题一作《古意呈乔补阙知之 》;

又作《独不见 》,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

《乐府解题》说:“伤思而不得见也。

”内容多写离别及闺情怨思。

这首七言律诗《古意》,为沈佺期的代表作之一,被历代诗评家认为是温丽、高古之佳篇。

诗写的是一位少妇思......更多

吾兄文夫宦游天台余将官於江左不胜感离之情

朝代:作者: 王淹

先人昔营菟,嵩少买别墅。

后生久逸乐,稍识田家苦。

平生十具牛。

独立方寸土。

至今龙门滩,犹梦秋夜雨。

注释原题:吾兄文夫宦游天台余将官於江左不胜感离之情用韦苏州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为韵作十诗以寄

和友人新居园上

朝代:作者: 姚合 体裁: 五律

新居多野思,不似在京城。

墙上云相压,庭前竹乱生。

寻师望药力,依谱上琴声。

好是中秋夜,无尘有月明。

出处全唐诗:卷501-24

和张思济县尉韵二首

朝代:作者: 袁说友

书债频年积,舟行一水期。

稍吟秋夜雨,不尽故人思。

正为才高累,宁论事了嗤。

相忘心屡折,落笔更蜚驰。

咏笛

朝代:作者: 刘孝孙 体裁: 五古 类别:静物

凉秋夜笛鸣,流风韵九成。

调高时慷慨,曲变或凄清。

征客怀离绪,邻人思旧情。

幸以知音顾,千载有奇声。

出处全唐诗:卷33_18

哭崔常侍晦叔

朝代:作者: 白居易 体裁: 五古

顽贱一拳石,精珍百炼金。

名价既相远,交分何其深。

中诚一以合,外物不能侵。

逶迤二十年,与世同浮沉。

晚有退闲约,白首归云林。

垂老忽相失,悲哉口语心。

春日嵩高阳,秋夜清洛阴。

丘园共谁卜?

山水共谁寻?

风月共谁赏?

诗篇共谁吟?

花开共谁看?

酒熟共谁斟?

惠死庄杜口,钟殁师废琴。

道理使之然,从古非独今。

吾道自此孤,我情安可任?

唯将病眼泪,一洒秋风襟。

出处全唐诗

喜外弟卢纶见宿

朝代:作者: 司空曙 体裁: 五律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释注解:1、沉:沉沦。

2、分:情谊。

3、霍家亲: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只是说明两家是表亲。

韵译:宁静的夜晚四周没有近邻,我荒居旧屋家道早就赤贫。

枯黄的老树在风雨中落叶,昏暗的灯光映照白发老人。

因为我长期以来孤寂沉沦,你频来探望令我自愧难忍。

平生情谊可见是自有缘分,更何况本身就是姑表亲门。

评析:诗意在写......更多

四园竹

朝代:作者: 周邦彦 体裁:

浮云护月,未放满朱扉。

鼠摇暗壁,萤度破窗,偷入书帏。

秋意浓,闲伫立、庭柯影里。

好风襟袖先知。

夜何其。

江南路绕重山,心知谩与前期。

奈向灯前堕泪,肠断萧娘,旧日书辞。

犹在纸。

雁信绝,清宵梦又稀。

注释注释:《四园竹》调名,又作《西园竹》词乃秋夜怀人之作 。

起韵“浮云护月,未放满朱扉”,夜景。

杜甫诗:“明月生长好,浮云薄渐遮。

”(《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 》)作者翻出新意,说“浮云”为了“护月”,轻轻将月亮......更多

城夜

朝代:作者: 胡侍

露下庭皋秋夜清,星河冉冉动高城。

林乌自避厨烟宿,旅雁孤随海月鸣。

塞上风云还澒洞,客中钟鼓最分明。

金支翠节归何晚,璧水瑶山拥汉京。

出处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第十六

8182838485 共127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