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战行 朝代: 唐 作者: 杜甫 体裁: 乐府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注释鹤注上元二年,段子璋反,陷遂州、绵州。遂在涪江之南,今诗云:“去年江南讨狂贼。”当是宝应元年作。骆宾王诗:”龙庭但苦战。”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①。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②。去年南行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别时孤云今不飞③,时独看云泪横臆。(《苦战行》......更多 菊 朝代: 宋 作者: 仇远 楚泽秋高众芳歇,眼中见此霜下杰。南窗粲粲八九株,淡白深黄颜色别。自笑背时难独立,恰是重阳过一月。丁宁女子莫摘残,留伴梅花傲冰雪。 菩萨蛮 丁五之秋,倭祸既作,南京震动。避 朝代: 现代 作者: 沈祖棻 罗在尘涴难频换,鬓云几度临风乱。何处系征车?满街烟柳斜。危楼欹水上,杯酒愁相向。孤烛影成双,驿庭秋夜长。注释原题:菩萨蛮 丁五之秋,倭祸既作,南京震动。避地屯溪,遂与千帆结缡逆旅。适印唐先在,让舍以居。惊魂少定,赋兹四阕。笺曰:萧奚茕,字印唐,四川垫江人,金陵大学国学特别研究班毕业,曾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等校教授。现已退休。抗以初起时,印唐在屯溪安徽中学任教,故得为余夫妇安置也。 菩萨蛮 朝代: 唐 作者: 李煜 体裁: 词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注释注释:1.蓬莱院:形容庭院幽美如蓬莱仙境.天台女:相传汉时刘晨,阮肇上天山采药,遇二女子留住,半年归家,发现已过七世.乃知二女子为仙女.此处指代女子. 2.人无语:别作"无人语" 3.抛枕:人熟睡时头离开了枕头.翠云:乌黑如云的头发. 4.潜来:偷偷进来.珠锁:别作"珠琐".指珍珠串成的门环......更多 菩萨蛮 朝代: 唐 作者: 韦庄 体裁: 词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注释注释①游人:这里指飘泊江南的人,即作者自谓。合:应当。②垆边人:这里指当垆卖酒的女子。③皓腕:洁白的手腕。④须:必定。断肠:形容非常伤心。评解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写得情真意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在谋篇布局上......更多 蝶恋花 朝代: 宋 作者: 谢逸 体裁: 词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注释注释①豆蔻:植物名,春日开花。诗词中常用以比喻少女。②步摇:古代妇女首饰。以下三句皆写妇女的首饰。③烟草:形容草色如烟。评解这首词明写春景,暗抒怀人之情。上片写景。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画楼双燕,帘幕高卷。下片写人。凝妆登楼,倚阑远望,惟见“一川烟草如剪”。......更多 虞美人 朝代: 宋 作者: 周邦彦 体裁: 词 灯前欲去仍留恋。肠断朱扉远。未须红雨洗香腮。待得蔷薇花谢、便归来。舞腰歌版闲时按。一任傍人看。金炉应见旧残煤。莫使恩情容易、似寒灰。注释注释:此词以饱含感情的笔触,描写作者远行前夜与情人喁喁话别的情景,讴歌了身为下贱的女主人公对纯洁爱情的执着,对不幸命运的抗争,揭示了歌妓们的心灵世界。起句前四字“灯前欲去”谓话别将尽,词人就要离开女主人公。这样一开头,似乎已没有什么可写的了。然而“仍留恋”三字,转......更多 蝶恋花 朝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体裁: 词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晌,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蘋风吹碧涨,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注释注释:①霜纨(wán):白色的细绢。此处指团扇。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成合欢扇,团圆似明月。”②隔叶莺声:杜甫《蜀相》:“隔叶黄鹂空好音。”③秦娥:古之善歌者。④慵(yōng):懒倦。⑤寒浪:席纹。⑥风:轻风。宋玉《风赋》:“夫风生......更多 蝶恋花 朝代: 宋 作者: 欧阳修 体裁: 词 庭院深深深几许,[1]杨柳堆烟,[2]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3]楼高不见章台路。[4]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5]注释注释:[1]几许:多少。[2]堆烟:形容杨柳浓密。[3]玉勒:玉制的马衔。雕鞍:精雕的马鞍。游冶处:指歌楼妓院。[4]章台:汉长安街名。《汉书·张敞传》有“走马章台街”语。唐许尧佐《章台柳传》,记妓女柳氏事。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更多 西施 朝代: 唐 作者: 罗隐 体裁: 七绝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注释注释: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一上来,诗人便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之类妇女身上。这里的“时”,即时会,指促成家国兴亡成败的......更多 8687888990 共91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