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词上刘侍郎 朝代: 唐 作者: 贯休 体裁: 五古 至宝不自宝,照古还照今。仙人手胼胝,寥泬秋沈沈。不是十二面,不是百炼金。若非八彩眉,不可辄照临。即归玉案头,为君整冠簪。即居吾君手,照出天下心。恭闻太宗朝,此镜当宸襟。六合悬清光,万里无尘侵。此镜今又出,天地还得一。出处全唐诗:卷826-37 古镜词 朝代: 宋 作者: 艾性夫 体裁: 五古 人生两瞳子,烂烂岩下电。见尽天下人,不见自己面。古哉容成侯,作我眼外眼。我老得君照,君老还我见。藓花绕背字痕青,仿佛阳冰八分篆。神光一点未埋没,尤物千年几流转。君不见扬子江心水如练,年年铸入凝阴殿。后来血染江水浑,至今端午人闭门。 古风其七 朝代: 唐 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古 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我欲一问之。 飘然若流星。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此诗另有一作客有鹤上仙。飞飞凌太清。扬言碧云里。自道安期名。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飘然下倒影。倏忽无留形。遗我金光草。服之四体轻。将随赤松去。对博坐蓬瀛。)注释注释:我欲一问之。 ( 一作举首远望之)出处全唐詩卷一百六十一 古风其三十一 朝代: 唐 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古 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注释欲知李白这一首诗的妙处,且先看诗中这一故事的由来。《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镐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更多 古风其三十七 朝代: 唐 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古 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精诚有所感。造化为悲伤。而我竟何辜。远身金殿旁。 ( 一本无此二句 )浮云蔽紫闼。白日难回光。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出处全唐詩卷一百六十一 古风其三十三 朝代: 唐 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古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仰喷三山雪。 横吞百川水。凭陵随海运。燀赫因风起。 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注释注释:仰喷三山雪。 ( 雪一作云 ) 古风其三十二 朝代: 唐 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古 蓐收肃金气。西陆弦海月。秋蝉号阶轩。感物忧不歇。良辰竟何许。大运有沦忽。天寒悲风生。夜久众星没。恻恻不忍言。哀歌逮明发。 古风其三十八 朝代: 唐 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古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古风其三十六 朝代: 唐 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古 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直木忌先伐。芳兰哀自焚。盈满天所损。沉冥道为群。东海泛碧水。 (泛一作沉)西关乘紫云。鲁连及柱史。可以蹑清芬。( 此诗一作*来荆山客。 竭立换去谁为珉玉分。良宝绝见弃。虚持三献君。直木忌先伐。芬兰哀自焚。盈满天所损。沉冥道所群。东海有碧水。西山多白云。鲁连及夷齐。可以蹑清芬。)出处全唐詩卷一百六十一 古风其三十四 朝代: 唐 作者: 李白 体裁: 五古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 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泣尽继以血。心摧两无声。困兽当猛虎。穷鱼饵奔鲸。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注释注释:将赴云南征。 ( 征一作行 )炎方难远行。 ( 行一作征 )这首诗是反映征讨南诏的事。南诏(在......更多 6162636465 共444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