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四松

朝代:作者: 姚合 体裁: 五排

四松相对植,苍翠映中台。

擢干凌空去,移根劚石开。

阴阳气潜煦,造化手亲栽。

日月滋佳色,烟霄长异材。

清音胜在涧,寒影遍生苔。

静绕霜沾履,闲看酒满杯。

同荣朱户际,永日白云隈。

密叶闻风度,高枝见鹤来。

赏心难可尽,丽什妙难裁。

此地无因到,循环几百回。

出处全唐诗:卷501-62

奉和圣制中和节曲江宴百僚

朝代:作者: 李泌 体裁: 五排

风俗时有变,中和节惟新。

轩车双阙下,宴会曲江滨。

金石何铿锵,簪缨亦纷纶。

皇恩降自天,品物感知春。

慈恩匝寰瀛,歌咏同君臣。

(缺一韵)。

出处全唐诗:卷109_6

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朝代:作者: 权德舆 体裁: 五排

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

泽均行苇厚,年庆华黍丰。

声明畅八表,宴喜陶九功。

文丽日月合,乐和天地同。

圣言在推诚,臣职惟匪躬。

琐细何以报,翾飞淳化中。

出处全唐诗:卷320-7

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朝代:作者: 武元衡 体裁: 五排

令节寰宇泰,神都佳气浓。

赓歌禹功盛,击壤尧年丰。

九奏碧霄里,千官皇泽中。

南山澄凝黛,曲水清涵空。

金玉美王度,欢康谣国风。

睿文垂日月,永与天无穷。

出处全唐诗:卷317-20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酺宴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排

配天昭圣业,率土庆辉光。

春发三条路,酺开百戏场。

流恩均庶品,纵观聚康庄。

妙舞来平乐,新声出建章。

分曹日抱戴,赴节凤归昌。

幸奏承云乐,同晞湛露阳。

气和皆有感,泽厚自无疆。

饱德君臣醉,连歌奉柏梁。

出处全唐诗:卷49_1

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应制

朝代:作者: 张说 体裁: 五排

六龙鸣玉銮,九折步云端。

河络南浮近,山经北上难。

羽仪映松雪,戈甲带春寒。

百谷晨笳动,千岩晓仗攒。

皇心感韶节,敷藻念人安。

既立省方馆,复建礼神坛。

扈跸参天老,承荣忝夏官。

长勤百年意,思见一胜残。

出处全唐诗:卷88_18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朝代:作者: 苗晋卿 体裁: 五排

金吾戒道清,羽骑动天声。

砥路方南绝,重岩始北征。

关楼前望远,河邑下观平。

喜气回舆合,祥风入旆轻。

祝尧三老至,会禹百神迎。

月令农先急,春蒐礼复行。

仍亲后土祭,更理晋阳兵。

不似劳车辙,空留八骏名。

出处全唐诗:卷258_3

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鼠雀谷之作

朝代:作者: 王丘 体裁: 五排

襟带三秦接,旂常万乘过。

阳原淑气早,阴谷沍寒多。

花缛前茅仗,霜严后殿戈。

代云开晋岭,江雁入汾河。

北土分尧俗,南风动舜歌。

一闻天乐唱,恭逐万人和。

出处全唐诗:卷111_10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应制

朝代:作者: 张说 体裁: 五排

河上无名老,知非汉代人。

先探道德要,留待圣明辰。

玄妙为天下,清虚用谷神。

化将和气一,风与太初邻。

灵庙观遗像,仙歌入至真。

皇心齐万物,何处不同尘。

出处全唐诗:卷88_10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朝代:作者: 崔泰之 体裁: 五排

南庭胡运尽,北斗将星飞。

旗鼓临沙漠,旌旄出洛畿。

关山绕玉塞,烽火映金微。

屡献帷谋策,频承庙胜威。

躞蹀临河骑,逶迤度陇旂。

地脉平千古,天声振九围。

车马生边气,戈鋋驻落晖。

夏近蓬犹转,秋深草木腓。

饯送纡天什,恩荣赐御衣。

伫勒燕然颂,鸣驺计日归。

出处全唐诗:卷91_13

8687888990 共226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