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

朝代:作者: 张九龄 体裁: 五古

圣人合天德,洪覆在元元。

每劳苍生念,不以黄屋尊。

兴化俟群辟,择贤守列藩。

得人此为盛,咨岳今复存。

降鉴引君道,殷勤启政门。

容光无不照,有象必为言。

成宪知所奉,致理归其根。

肃肃禀玄猷,煌煌戒朱轩。

岂徒任遇重,兼尔宴锡繁。

载闻励臣节,持答明主恩。

出处全唐诗:卷47_6

奉和圣制过晋阳宫应制

朝代:作者: 苏颋 体裁: 五古

隋运与天绝,生灵厌氛昏。

圣期在宁乱,士马兴太原。

立极万邦推,登庸四海尊。

庆膺神武帝,业付皇曾孙。

缅慕封唐道,追惟归沛魂。

诏书感先义,典礼巡旧藩。

高殿彩云合,春旗祥风翻。

率西见汾水,奔北空塞垣。

款曲童儿佐,依迟故老言。

里颁慈惠赏,家受复除恩。

下辇崇三教,建碑当九门。

孝思敦至美,亿载奉开元。

出处全唐诗:卷73_4

奉和圣制过温汤

朝代:作者: 杨思玄 体裁: 五古

丰城观汉迹,温谷幸秦馀。

地接幽王垒,涂分郑国渠。

风威肃文卫,日彩镜雕舆。

远岫凝氛重,寒丛对影疏。

回瞻汉章阙,佳气满宸居。

出处全唐诗:卷44_21

奉和圣制过温汤

朝代:作者: 郑义真 体裁: 五古

洛川方驻跸,丰野暂停銮。

汤泉恒独涌,温谷岂知寒。

漏鼓依岩畔,相风出树端。

岭烟遥聚草,山月迥临鞍。

日用诚多幸,天文遂仰观。

出处全唐诗:卷44_24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朝代:作者: 许景先 体裁: 五古

文武承邦式,风云感国祯。

王师亲赋政,庙略久论兵。

汉主知三杰,周官统六卿。

四方分阃受,千里坐谋成。

介胄辞前殿,壶觞宿左营。

赏延颁赐重,宸赠出车荣。

龙武三军气,鱼铃五校名。

郊云驻旌羽,边吹引金钲。

训旅方称德,安人更克贞。

伫看铭石罢,同听凯歌声。

出处全唐诗:卷111_8

奉和夏日晚景应诏

朝代:作者: 杨师道 体裁: 五古

辇路夹垂杨,离宫通建章。

日落横峰影,云归起夕凉。

雕轩动流吹,羽盖息回塘。

剃草生还绿,残花落尚香。

青岩类姑射,碧涧似汾阳。

幸属无为日,欢娱尚未央。

出处全唐诗:卷34_12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

朝代:作者: 胡元范 体裁: 五古

帝子威仪绝,储妃礼度优。

叠鼓陪仙观,凝笳翼画輈。

郁郁神香满,奕奕彩云浮。

排空列锦罽,腾欢溢皇州。

金闺未息火,玉树钟天爱。

月路饰还装,星津动归佩。

紫极流宸渥,清规伫慈诲。

恩波洽九流,光辉轶千载。

列席诏亲贤,式宴坐神仙。

圣文飞圣笔,天乐奏钧天。

曲池涵瑞景,文宇孕祥烟。

小臣同百兽,率舞悦尧年。

出处全唐诗:卷44_13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

朝代:作者: 裴守真 体裁: 五古

瑜珮升青殿,秾华降紫微。

还如桃李发,更似凤凰飞。

金屋真离象,瑶台起婺徽。

彩缨纷碧坐,缋羽泛褕衣。

云路移彤辇,天津转明镜。

仙珠照乘归,宝月重轮映。

望园嘉宴洽,主第欢娱盛。

丝竹扬帝熏,簪裾奉宸庆。

丛云霭晓光,湛露晞朝阳。

天文天景丽,睿藻睿词芳。

玉庭散秋色,银宫生夕凉。

太平超邃古,万寿乐无疆。

出处全唐诗:卷44_20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朝代:作者: 元万顷 体裁: 五古

象辂初乘雁,璇宫早结褵。

离元应春夕,帝子降秋期。

鸣瑜合清响,冠玉丽秾姿。

和声跻凤掖,交影步鸾墀。

出处全唐诗:卷44_9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朝代:作者: 刘祎之 体裁: 五古

梦梓光青陛,秾桃蔼紫宫。

德优宸念远,礼备国姻崇。

万户声明发,三条骑吹通。

香轮送重景,彩旆引仙虹。

出处全唐诗:卷44_1

9192939495 共444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