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宝钗楼上妆梳晚

作者: 陆游 朝代: 宋代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

闲拨沈烟。

金缕衣宽睡髻偏。

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

弹泪花前。

愁入春见十四弦。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

闲拨沈烟。

金缕衣宽睡髻偏。

女子在闺阁梳妆打扮后,慵懒地荡秋千。

悠闲地拨弄沉香,花冠不整,衣宽髻偏。

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

弹泪花前。

愁入春见十四弦。

没有远方情人的书信寄来,而且多年如此。

花前挥泪,思绪缠绵尽倾诉给十四弦。

参考资料: 1、 王双启编著.陆游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239 2、 徐培均编.婉约词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93 3、 惠淇源编.婉约词.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270-271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

闲拨沈烟。

金缕衣宽睡髻偏。

女子在闺阁梳妆打扮后,慵懒地荡秋千。

悠闲地拨弄沉香,花冠不整,衣宽髻偏。

宝钗楼:泛指女子所居的楼阁,取其字面的华美。

沉烟:香燃烧时的香烟。

此指沉香。

金缕衣:以金丝联缀玉片制成的衣服。

今出土文物中常有之。

南朝梁刘孝咸《拟古应教》持:“琼筵玉笥全缕衣。

”此指华贵的衣服。

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

弹泪花前。

愁入春见十四弦。

没有远方情人的书信寄来,而且多年如此。

花前挥泪,思绪缠绵尽倾诉给十四弦。

鳞鸿:犹言鱼雁,古人认为鱼和雁都能代人传递书信。

晋傅咸《纸赋》:“鳞鸡附便,援笔飞书。

”宋徐铉《王十七自京垂访作此送之》:“只就鳞鸿求远信,敢言车马访贫家?”辽东,古代郡名,今辽宁东南部辽河以东地区。

这里泛指遥远的地方,亦即女子的情人所在之地。

十四弦:一种十四根弦的弹拨乐器。

又疑指筝,筝本十三弦,此处因平仄所限,将三作四。

参考资料: 1、 王双启编著.陆游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239 2、 徐培均编.婉约词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93 3、 惠淇源编.婉约词.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270-271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

闲拨沈烟。

金缕衣宽睡髻偏。

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

弹泪花前。

愁入春见十四弦。

  此词以华丽的词藻描绘了一个女子的情态和思绪,属于传统的“闺情”一类,同时该词也显示了作者娴熟的填词技巧。

  上片写女子的懒散无聊,房中的陈设、身上的衣着都足精美考究的,但她的精神生活却是空虚的,只有孤独和寂寞与她相伴。

  下片写女子的离别相思之苦,透露了她之所以百无聊赖的原因。

经年得不到远方情人的音信,只能花前弹泪。

“愁入春风十四弦”,思绪缠绵,情韵无限。

写出了相思相爱之深。

参考资料: 1、 王双启编著.陆游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239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9328935.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