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赋水仙 文
云卧衣裳冷。
看萧然、风前月下,水边幽影。
罗袜尘生凌波去,汤沐烟江万顷。
爱一点、娇黄成晕。
不记相逢曾解佩,甚多情、为我香成阵。
待和泪,收残粉。
灵均千古怀沙恨。
恨当时、匆匆忘把,此仙题品。
烟雨凄迷[亻孱][亻愁]损,翠袂摇摇谁整?
谩写入、瑶琴幽愤。
弦断招魂无人赋,但金杯的砾银台润。
愁[歹带]酒,又独醒。
白石滩 文翻注译赏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清澈见底的白石浅滩,嫩绿的蒲草可以满把采摘。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一群少女住在绿水两旁,趁着皎洁的月色洗衣浣纱。
参考资料: 1、 尹贤 .唐诗绝句选讲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3年01月第1版 :57 . 2、 颜邦逸 赵雪沛编著 .文学作品赏析 中国古典诗歌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4年03月第1版 :159-160 . 3、 王春梅编 .唐诗三百首 注音版 中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03 :49 .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白石滩:辋川的一个地方,王维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
此诗列《辋川集》第十五首。
蒲: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叶长而尖,可以编席、作蒲包等。
向堪把:差不多可以用手握住,可以采摘了。
向:临近,将近。
堪:能够,可以。
把:握。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浣(huàn):洗。
浣(huàn)纱:用西施浣纱的典故,暗示浣纱女的明丽。
参考资料: 1、 尹贤 .唐诗绝句选讲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3年01月第1版 :57 . 2、 颜邦逸 赵雪沛编著 .文学作品赏析 中国古典诗歌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4年03月第1版 :159-160 . 3、 王春梅编 .唐诗三百首 注音版 中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03 :49 .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清澈见底的白石浅滩,嫩绿的蒲草可以满把采摘。
白石滩:辋川的一个地方,王维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
此诗列《辋川集》第十五首。
蒲: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叶长而尖,可以编席、作蒲包等。
向堪把:差不多可以用手握住,可以采摘了。
向:临近,将近。
堪:能够,可以。
把:握。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一群少女住在绿水两旁,趁着皎洁的月色洗衣浣纱。
浣(huàn):洗。
浣(huàn)纱:用西施浣纱的典故,暗示浣纱女的明丽。
参考资料: 1、 尹贤 .唐诗绝句选讲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3年01月第1版 :57 . 2、 颜邦逸 赵雪沛编著 .文学作品赏析 中国古典诗歌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4年03月第1版 :159-160 . 3、 王春梅编 .唐诗三百首 注音版 中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03 :49 .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这诗是王维《辋川集》中的一首,描写白石滩月夜景色,清新可喜,颇堪玩味。
白石滩,辋水边上由一片白石形成的浅滩,是著名的辋川二十景之一。
王维的山水诗很注意表现景物的光线和色彩,这首诗就是用暗示的手法写月夜的光线。
它通过刻画沉浸在月色中的景物,暗示出月光的皎洁、明亮。
如头两句“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写滩上的水、水底的石和水中的蒲草,清晰如画。
夜色之中,能看得如此分明,这正暗示月光的明亮。
唯其月明,照彻滩水,水才能见其“清”,滩才能显其“浅”,而水底之石也才能现其“白”。
不仅如此,从那铺满白石的水底,到那清澈透明的水面,还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生长其中的绿蒲,它们长得又肥又嫩,差不多已可以用手满把地采摘了。
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绿”字:光线稍弱,绿色就会发暗;
能见其绿,足见月光特别明亮。
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相映相衬,给人造成了极其鲜明的视觉感受。
用笔都空灵、超妙。
这正是司空图所推崇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二十四诗品》)的高境。
最后两句,诗人在白石滩上绘上了一群少女。
她们有的家住水东,有的家住水西,都趁着月明之夜,来到这浅滩上洗衣浣纱。
不言而喻,正是这皎洁的明月,才把她们吸引过来的。
这就又借人物的活动中再衬明月一笔。
由于这群浣纱少女的出现,幽静明媚的白石滩月夜,顿时生出开朗活泼的气氛,也带来了温馨甜美的生活气息,整幅画面都活起来了。
这就又通过人物的行动,暗示了月光的明亮。
这种写法,跟《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以鸟惊来写月明,颇相类似。
此诗的意境跟《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近似,幽静而有生气,乡村生活气息颇浓,与《过香积寺》、《鹿柴》那一类诗的冷寂情调、意境是迥然有别的。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在白石滩白天所见的清秀景色,后两句写晚上所见的景物和人物活动。
诗人淡淡几笔,勾勒出一幅清浅、明朗、柔和、优美的图画,足可见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
画面清丽优雅,盎然生机、喜悦之情溢于言外。
诗写清溪白石,语言也象清溪白石,洁净洗练,朴素圆实,富有生活气息,表现了一种自然、纯真的美,也寄托着诗人对这种自然、纯真的美的追求,流露出诗人特有的诗风。
参考资料: 1、 刘德重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78 .
踏歌词四首(第二首一作张籍《无题诗》) 文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日暮江头闻竹枝,南人行乐北人悲。
自从雪里唱新曲,直到三春花尽时。
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狐相公 文
送叶尚书 文
曩岁榜扁舟,万里归自蜀。
五月下瞿唐,六月过浮玉。
於时始识公,一笑忘暑毒。
羽扇临清流,华觞跋红烛。
一别十五年,去日如电速。
孤生晚还朝,歛退惭陆陆。
要津非所冀,见公心自足。
斥归又七载,衰病将就木。
造物哀其穷,公来位岳牧。
每见语谆谆,与世异寒燠。
圣朝方急贤,登用及钓筑,如公实旧德,顾岂待梦卜。
初闻一札下,已报四辈趣。
悬知新天子,虚怀须启沃,愿公论其大,始为天下福。
即宣垂拱麻,宁复摛文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