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作者: 萧纲 朝代: 南北朝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

  此诗的起首二句中,用了两个“晚”字,强调了一种特定时间背景:笼罩着软和恬静夕阳余辉的傍晚——一个最能引起人的情思,让人沉浸的时刻。

“风起”二名转入采莲的描写,从“难度”中透露出采莲女柔弱纤细的形象。

“棹动”二名描绘的采莲场面只有两笔写实的白描:采莲的小船在荷丛中穿过,桨儿不时碰落盛开的莲花,一瓣瓣地飞落湖中,惊起了安详地栖息着的只只白鹭,打破了它们的宁静世界。

末二句借物写情,别有一种趣味:采莲人欲归了,可是荷丝缠绕着她的柔腕,菱角又牵拽着她的衣裙。

实际上是作者留恋这环境,故借采莲人写同。

拟人手法运用十分巧妙,全诗情韵顿生。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蜀道难·其一

作者: 萧纲 朝代: 南北朝

建平督邮道,鱼复永安宫。

若奏巴渝曲,时当君思中。

蜀道难·其二

作者: 萧纲 朝代: 南北朝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巫山之长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弯曲,曲折颇多。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行在巴水之上,不断有阵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声调时高时低,两岸的猿啼不断,断了还续。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巴水:指巴地,在今天四川省。

三回曲:水流弯曲,长江在四川一带曲折颇多。

三,不是确数,是约数,很多的意思。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巫山之长有七百里,巴水的水流弯曲,曲折颇多。

巴水:指巴地,在今天四川省。

三回曲:水流弯曲,长江在四川一带曲折颇多。

三,不是确数,是约数,很多的意思。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行在巴水之上,不断有阵阵悠扬的笛声传来,声调时高时低,两岸的猿啼不断,断了还续。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