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七女湖起义

惠州起义是由同盟会会员邓子瑜领导的反对清朝统治的武装暴动。

义和团运动 失败后,为了适应当时中国形势的发展,1905年8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东京成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革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作为领导全国革命的政党。

同盟会是由许多原有的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光复会、华兴会等组成的,加盟者有数百人,孙中山被推选为总理。

同盟会成立后,在我国南方发动了多次起义,他们计划先取广东,再取广西,逐步占领南部7省,然后再北出长江,把反清火种撒向全国各地。

在筹划潮州起义时,为了分散清军的注意力,孙中山派邓子瑜在惠州地区发动起义。

邓子瑜曾在新加坡经营旅馆业,惠州的会党逃到南洋时,大多去投靠他。

因此,邓子瑜在惠州的会党中威信很高。

1907年6月2日,邓子瑜委派陈纯、孙隐等人在距离惠州20里的七女湖聚众竖旗发动起义,劫夺了清军防营枪械,击毙清军多人,攻占了一些墟、村。

各处会党纷纷响应,参加与清军的战斗。

起义军发表檄文说:“洋洋中国,荡荡中华,千邦进贡,万国来朝。

夷人占杀,此恨难消。

”起义军来去飘忽,所向披靡,多次击败清军。

这次起义共持续10多天。

最后因为寡不敌众,起义军埋掉枪械,自行解散。

起义失败后,邓子瑜被香港华民政务司勒令离境。

领导起义的另外两个人,陈纯逃亡香港,转赴南洋,孙隐于1909年被清政府广东当局杀害。

包括惠州七女湖起义在内,同盟会从成立起,连续发动领导了8次起义,但因为没有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做艰苦、深入的发动和组织工作,搞单纯的军事冒险,这些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

然而每次起义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扩大了同盟会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激发了全国人民的反清情绪,起到了宣传革命、振奋人心的作用。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today/1/334992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