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驻俄使馆遭火箭袭击

1995年9月13日莫斯科时间17时30分左右,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突然遭到火箭袭击。

火箭击中了美国使馆大楼6层的墙壁。

事件发生几小时后,美国大使馆新闻专员霍格兰德对赶到现场的记者说,据他所知,是一名头戴面罩的男子使用反坦克火箭筒向使馆大楼袭击的。

他说,使馆人员没有伤亡,大楼内部也没有遭到损坏。

有记者问到这一事件有何政治背景,霍格兰德拒绝回答。

俄联邦安全局的一个侦查小组在美国使馆大楼对面的一座楼房附......更多

《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67年9月14日,经过马克思反复修改定稿的《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出版。

这是人类社会思想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

马克思为写作这本书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

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革命利益出发,为了完成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横眉冷对阶级敌人施加的疯狂政治迫害和一些流亡者败类散布的卑鄙的人身攻击,不顾个人和家庭的贫病交迫,夜以继日地从事紧张的理论研究工作。

他在1857年致恩格斯的信中说......更多

兰新铁路复线全线铺通

1994年9月16日,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兰新铁路复线提前全线铺通国务院对兰新铁路复线铺通致电表示祝贺。

贺电说,兰新铁路复线全线铺通,是我国铁路建设的又一重大成就,它的建成将大大改善西北地区的运输条件,对促进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加强民族团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项工程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1992年9月开工。

数万名筑路大军,顶烈日、战严寒、穿沙漠、越戈壁,打......更多

美国科学家走出人造小地球

1994年9月17日,一度曾引起轰动的美国“生物圈2号”内的第二批总共7名试验人员,提前离开了在其中生活了6个多月的人造小地球。

“生物圈2号”位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东北方向55公里的沙漠地带。

17日,当第二批人员离开这一人造小地球时,都显示出了营养良好、身体健康的状态,与每人平均体重在两年时间内下降超过11公斤的首批人员当初露面时呈现的瘦削、憔悴面容形成了鲜明对照。

如今,“生物圈2号”的总体目标也已......更多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新中国50年的光辉历程中,“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

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更多

莫斯科发生流血事件 叶利钦解除议会警卫武装

1993年9月23日晚,莫斯科发生流血事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9月24日下令内务部接管议会警卫局,收缴某些人手中非法持有的武器。

据报道,有一批武装人员攻击了位于莫斯科的独联体联合武装力量参谋部,1名警官和1名平民被打死。

据国防部长格拉乔夫说,有3名进攻者被抓获。

他指责流血事件是鲁茨科伊任命的国防部长阿恰洛夫策划的,并说如再发生类似事件,军队将还击。

但哈斯布拉托夫拒绝这一指责。

事件发生后,叶利钦总统下......更多

“人机大战”中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的超级并行计算机“深蓝”告别棋坛

1997年9月23日上午美国东部时间,美国IBM公司正式宣布:在今年上半年轰动世界的“人机大战”中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的超级并行计算机“深蓝”,已经圆满地完成了它的历史性任务,正式退出棋坛。

就在“深蓝”宣布退役的前夕,IBM公司负责“深蓝”研制开发项目的华裔科学家谭崇仁博士和许峰雄博士,就由“人机大战”引出的“深蓝”的故事在北京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深蓝”没有人工智能电脑会下棋,并且战......更多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召开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

1962年9月24日,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毛泽东主持了八届十中全会。

中央委员82人出席会议,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的负责人列席了会议。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阶级、形势、矛盾和党内团结问题的讲话,提出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再一次批判了所谓“单干风”、“翻案风”、“黑暗风”,提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

还批判了小说《刘志丹》,毛泽东说“利用小说反党,这是一大发......更多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在京开幕这是竞赛创办12年第一次在亚太地区举办

2000年9月24日,第十二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作为五项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之一,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8年发起创建、由来自世界各地20岁以下的中学生参加的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项赛事,目的是在青少年中普及计算机科学,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提供一个交流机会,并通过比赛和访问学习主办国优秀的文化,加深对主办国的了解。

竞赛每年在不同国家举办。

国际信息学奥......更多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诞辰

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诞生于俄国梁赞镇。

他从小就继承了父亲勤劳好学的美德。

当时的俄国,科学还比较落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极少。

19世纪60年代,俄国一些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如赫尔岑、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与社会生活和科学上的反动思想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这些革命先驱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巴甫洛夫,而真正引导他走上科学研究道路的是谢切诺夫的名著《大脑反射》。

俄国生理学派的创始人谢切诺夫在书中抨......更多

4647484950 共58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