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国际空间站升空标志着人类和平开发太空的开始
1998年11月20日,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和欧洲航天局12个成员国组成的16国国际空间站首批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人类和平开发太空的开始。
空间站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先进的载人飞行器,计划耗资400亿美元。
11月20日莫斯科时间9时40分哈萨克斯坦北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
“轰卤一声巨响,俄罗斯“质子·K”火箭带着“太空城”主体装置俄制功能货舱,在一片火焰和浓烟中缓缓升起,拖着长长的尾巴飞向......更多
黎巴嫩总统遇刺身亡
1989年11月22日下午,黎巴嫩总理胡斯宣布,新当选的黎巴嫩总统穆瓦德在当地时间22日下午1点45分遇刺身亡。
穆瓦德总统一行22日下午在贝鲁特西区参加黎巴嫩独立日庆祝活动后,乘车返回寓所,途中总统车队遭到不明身份的一辆汽车伏击。
装在那辆汽车上的重磅炸弹引爆后,4辆汽车当场被炸毁,穆瓦德总统当即遇难。
同时的胡斯总理和侯赛尼议长幸免于难。
这次爆炸事件中,当场死亡13人,36人受伤。
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轮下水
1958年11月27日大连造船厂建造的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下水了。
交通部将这艘远洋货轮命名为“跃进号”。
这一艘由苏联设计的万吨巨轮的庞大船体,是在这年年国庆节前夕正式铺上船台开工建造的,到11月27日建成下水只用了五十八天时间。
这样的速度是很快的。
据已知的材料:已有一百多年造船历史的英国,目前建造万吨级货轮的船台周期是六个月;
目前造船速度居世界最前列的日本,建造万吨级货轮平均最短的船台周期也需要......更多
唐朝文学家柳宗元逝世
柳宗元生于公元773年,祖籍是河东解县,即今天的山西运城。
他和韩愈是同时代的大文学家,也是一位倡导古文运动 的领袖人物,他们两人当时几乎享有同样的盛名,在文学史上也几乎占有同样的地位,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从小聪明勤奋,读了很多书,21岁时考取了进士。
他思想敏锐,论事总是旁征博引,言词锋利,说理透辟,在当时名声大振。
柳宗元还是一位哲学家,他具有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观点,反对藩镇的分裂割据,主......更多
恩格斯诞辰
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生于德意志莱茵省工业城市巴门。
先在巴门市立学校读书,1834年转入毗邻的爱北斐特中学。
他成绩优异本打算中学毕业升入大学,但他父亲一心要他继承父业,强迫他中途辍学,去不来梅一家商行当办事员。
恩格斯自小是好学的人,在工作期间,他把空闲时间几乎都用于学习。
1841年,恩格斯去柏林炮兵部队服役。
在服役期间,他经常去柏林大学听课,钻研哲学。
1842年,他去英国曼彻斯特他父亲入股......更多
作曲家郑律成逝世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这就是郑律成21岁时为八路军谱写的进行曲,从抗日战争一直到解放战争,成千上万的战士唱着这支歌冲锋陷阵一往无前,迎来了新中国的黎明。
郑律成是我国杰出的作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
1918年他出生在朝鲜南部全罗南道一个贫苦的革命家庭。
他父亲是个爱国者,三个哥哥先后为朝鲜和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
1933年,年仅15岁的郑律成随着一......更多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逝世
徐光启,上海人,是自李时珍后的明代又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他生于嘉靖41年即公元1562年,父亲是个小商人,家里有一点土地,但日子过得并不宽裕,所以徐光启从小就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这对他后来的成长有很大影响。
徐光启在20岁左右的时候进了县学,成了生员,35岁时回乡参加了本省的乡试,一举夺得了乡试的第一名,中了解元,42岁时又到北京参加中央一级的考试,中了进士,后来在翰林院作了个小官。
当时由于朝廷的腐败,......更多
美苏领导人签署中导条约
1987年12月8日下午2点02分(美国东部时间),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白宫东厅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
这是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举行他们3年来的第3次会晤。
这次会晤也是战后美苏首脑举行的第14次会晤。
根据该条约,美苏两国将在1991年之前,共销毁2400枚以上的核弹头。
这些弹头相当于美苏两家核武库的4%左右。
经过6年多艰难谈判而签署的这个条约,......更多
瑞典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1901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者。
”1901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奖,他发现了X射线;
荷兰的霍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定律和渗透压强;
德国的贝林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伽利略”号发回木星数据
1995年12月10日,美国“伽利略”号飞船从十日开始向地面传回首批直接取自木星大气内的第一手数据。
这批数据,是有史以来人类航天器首次实际进入太阳系行星大气实地探测的结果,意义不同寻常。
从10日开始,类似数据的传输工作将延续4天。
最新探测数据在当地时间凌晨四点十五分抵达。
对此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异常兴奋。
以光速传递的无线电波耗费52分钟才能抵达地面,初步的分析结果需要到8天后才能问世;
分段发回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