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àn①剖开的木片或草片。

②指扁而薄的东西。

《明湖居听书》:“鼓上放了两个铁~儿。

”③《望天门山》:“孤帆一~日边来。

”④座。

《游黄山记》:“石峰~夹起。

”⑤小;

少;

零散。

《失街亭》:“若魏兵来,吾教他~甲不回。

”⑥多;

连成一片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佛狸祠下,一~神鸦社鼓。

”⑦指连绵不断的声音。

《范进中举》:“只听得一~声的锣响。

”查询

bǎn①筑墙用的夹板。

《烛之武退秦师》:“朝济而夕设~焉。

”②古时写字用的木片。

刘禹锡《国学新修五经壁本记》:“其制如~牍而高广。

”③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

《三国志•吴•朱治传》:“权常亲迎,执~交拜。

”【版曹】户部的别称。

zhuàng①形状;

……的样子。

《核舟记》:“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

”②情形。

《信陵君窃符救赵》:“具告以欲死秦军~。

”③景象。

《岳阳楼记》:“予观巴陵胜~,在洞庭一湖。

”④陈述。

《中山狼传》:“先生不服,具~其囊狼怜惜之意。

”⑤描写。

《黄冈竹楼记》:“幽阒辽夐,不可具~。

”⑥文体的一种,一般用于下对上叙述事情诉讼。

《狱中杂记》:“李具~求在狱候春发遣。

”⑦大概。

《西门豹治邺》:“~......更多

yī①表示赞美。

《诗经•周颂•潜》:“~与漆沮。

”②句末语气词。

《诗经•卫风•伐檀》:“河水清且涟~!

”yǐ通“倚”。

依靠。

《诗经•卫风•淇奥》:“~重较兮。

”【猗狔】柔顺的样子。

浥yì沾湿。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yà①深水潭。

司马相如《上林赋》:“逾波趋~,涖涖下濑。

”②水往下流的样子。

郭璞《江赋》:“乍~乍堆。

”【浥浥】香气浓盛。

xiàn①献祭。

《仪礼•聘礼》:“荐脯醢,三~。

”②奉献;

进献。

《捕蛇者说》:“谨食之,时而~焉。

”③提出。

《愚公移山》:“其妻~疑。

”④表现;

呈现。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鸟兽之游,举熙熙然回巧~技。

”【献芹】上书建议自谦意见不足取,或以物赠给,谦言礼品微薄,称献芹或芹献。

diàn①白玉上的斑点。

《诗经•大雅•抑》:“白圭之~,尚可磨也。

”【引】缺点;

过失。

《金史•世宗纪中》:“夫朝廷之政,太宽则人不知惧,太猛则小~亦将不免于罪。

”②弄脏。

王充《论衡•累害》:“以~污言之,清受尘而白取垢。

”杜甫《春日江村五首•三》:“岂知牙齿落,名~荐贤中。

”(名字列在被推荐的贤人中,玷污了那些贤人。

这是客气话。

xiá①玉上的红色斑点;

玉上的斑点。

《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请指示王。

”【又】比喻缺点;

过失。

《与陈伯之书》:“圣朝赦罪责功,弃~录用。

”②裂缝;

空隙。

《管子•制分》:“攻坚则轫,乘~则神。

yǒng钟柄。

《考工记•凫氏》:“凫氏为钟……舞上谓之~。

”【甬道】⒈两旁有墙的驰道或通道。

⒉高楼间有棚顶的通道。

diàn①上古时代国都城外百里以内称“郊”,郊外称“甸”。

张衡《西京赋》:“郊~之内。

” 【又】泛指都城的郊外。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杂英满芳~。

”②田野的出产物,指布帛和珍品。

《礼记•少仪》:“臣为君丧,纳货贝于君,则曰纳~于有司。

”③治理。

《诗经•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之。

”shèng古代划分田地或居所的单位。

《汉书•刑法志》:“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

”t......更多

zhàng①瘴气。

南方山林中的热空气,从前认为是疟疾等传染病的病原。

杜甫《驱竖子摘苍耳》:“江上秋已分,林中~犹剧。

”【瘴疠】瘴气引起的瘟病。

5152535455 共88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