坼
chè①分裂;
裂开。
《战国策•赵策三》:“天崩地~,天子下席。
”【又】裂纹。
《周礼•春官•占人》:“史占墨,卜人占~。
”②拆开;
拆毁。
韩愈《寄皇甫湜》诗:“~书放床头,涕与泪垂四。
”③闪动。
也作“掣”。
郎瑛《七修类稿•诗文类•唐为晋讳》:“中台星~,时以为大异。
”【坼副】割裂。
即经剖腹而分娩。
同“坼剖”。
《史记•楚世家》:“陆终生子六人,~而产焉。
”
垓
gāi①八极之内的广大土地。
扬雄《大鸿胪箴》:“经通~极。
”②界限。
扬雄《卫尉箴》:“重垠累~,以难不律。
”③古代万万为垓。
《太平御览》:“十经谓之~。
”④通“陔”,台阶的层次。
《史记•封禅书》:“坛三~。
”
城
chéng①城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②筑城;
修筑城墙。
《韩非子•说林》:“靖郭君将~薛,客多以谏者。
”③城市。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辨】城,郭。
“城”与“郭”并称时,“城”指内城,“郭”指外城。
“城”、“郭”连用时,泛指城。
【城池】城墙和护城河。
《战国策•中山策》:“百姓心离,~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
”后泛指城市,城邑。
埏
yán①地际;
地边。
司马相如《封禅书》:“上畅九垓,下泝八~。
”②墓道。
潘岳《悼亡》诗:“落叶委~侧。
”shān①制陶器的模子。
《老子》:“~埴以为器。
”
埤
pí①增加。
《诗经•邶风•北门》:“王事适我,政事一~益我。
”②矮墙。
杜甫《题省中壁》:“掖垣竹~梧十寻,洞门对霤常阴阴。
”bì低湿的地方。
《国语•晋语八》:“拱木不生危,松柏不生~。
”bēi通“卑”,低。
《荀子•非相》:“鄙夫反是,好其实,不恤其文,是以终身不免~汙佣俗。
”pì见“埤堄”。
【埤堄】城上矮墙。
基
jī①地基;
墙基。
贾思勰《齐民要术•园篱》:“于墙~之所,方整深耕。
”②基础;
根本。
《老子》:“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
”【基绪】基业。
【基兆】⒈始因。
⒉基业。
堧
ruán①城或宫庙内墙以外、外墙以内的余地、空地。
《汉书•翟方进传》:“税城郭~及园田。
”②河边地。
《史记•河渠书》:“五千顷故尽河~弃地。
”
塍
chéng①田埂,小堤。
刘禹锡《插田歌》:“田~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引】田地划分的单位。
柳宗元《柳州复大云寺记》:“凡树木若干本,竹三万竿,圃百畦,田若干~。
”
塘
táng①堤岸;
堤防。
《新唐书•地理志二》:“绕州郭有堤~百八十里。
”②水池。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下者飘转沉~坳。
”查询
墀
chí殿前台阶上的空地,台阶。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一:“丛竹香草,布护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