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
chú①除草松土的农具,锄头。
《兵车行》:“纵有健妇把~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②用锄头除草松土。
李绅《悯农》:“~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③铲除,除掉。
《病梅馆记》:“~其正,遏其生气。
”成语有“锄强扶弱”。
镝
dí箭头。
《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
”
闺
guī①宫中上圆下方的圭形小门。
【又】泛指室门。
鲍照《代东门行》:“居人掩~卧,行人夜中饭。
”②内室;
卧室。
《教战守策》:“如妇人孺子不出~门。
”《项脊轩轩志》:“室西连于中~,先妣尝一至。
”③特指女子居住内室。
《柳毅传》:“使~窗孺弱,远罹构害。
”
阅
yuè①检阅。
《谭嗣同》:“荣禄之谋,全在天津~兵之举。
”②阅读。
《左忠毅公逸事》:“公~毕,即解貂覆生。
”③经历。
《汉书•文帝纪》:“(楚王)~天下之义理多矣。
”【阅实】查对;
核实。
煴yūn微弱的火。
《苏武传》:“凿地为坎,置~火。
”【煴煴】火势微弱的样子。
阐
chǎn①开,开辟。
《史记•秦始皇本纪》:“~并天下。
”②阐发,阐明。
《周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幽。
”【引】显露在外。
③古邑名。
春秋鲁地。
《春秋•哀公八年》:“齐人取讙及~。
”【阐弘】阐发弘扬。
【阐化】开创教化。
【阐缓】舒缓。
【阐济】开创并完成。
【阐拓】开拓。
【阐绎】阐明陈述。
阔
kuò①宽阔,广阔。
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湖~数十里。
”②宽缓;
放宽。
《汉书•王莽传下》:“~其租赋。
”③疏远;
远离。
《后汉书•臧淇传》:“隔~相思,发于寤寐。
”④长。
白居易《寄微之》:“有江千里~。
”
队
duì①队列。
《垓下之战》:“乃分其骑为四~四向。
”②军队的编制单位。
古以一百人为队。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分为二~,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一队长。
”zhuì“坠”的古字。
从高处掉下来。
《荀子•天论》:“星之~,木之鸣,是天地之变。
”
阴
yīn①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可乎?
”②昏暗。
《岳阳楼记》:“朝晖夕~,气象万千。
”③事物的影子。
《察今》:“故审堂下之~,而知日月之行。
”④阴冷;
寒。
《岳阳楼记》:“~风怒号,浊浪排空。
”⑤暗地里;
秘密地。
《张衡传》:“~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⑥古代哲学概念。
与“阳”相对。
【阴德】暗中做好事。
【阴权】暗地谋划的策略。
【阴事】秘密之事。
降
jiàng①从高处往下走。
《游黄山记》:“一路沿危壁西行,凡再~升。
”②降落;
下降。
《唐雎不辱使命》:“怀怒未发,休祲~于天。
”③降低;
减缓。
《送东阳马生序》:“未尝稍~辞色。
”④莅临;
光临。
《湘夫人》:“帝子~兮北渚。
”⑤降生;
出生。
《离骚》:“惟庚寅吾以~。
”xiáng①降服;
制服。
《信陵君窃符救赵》:“今邯郸旦暮~秦,而魏救不至。
”②投降。
《赤壁之战》:“比至南郡,而琮已~。
”
陨
yǔn①落下。
《采草药》:“并、汾乔木,望秋先~。
”②毁坏。
《淮南子•览冥》:“景公台~。
”③通“殒”,死亡。
《韩非子•说疑》:“~身灭国。
”【陨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