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
nuó①古时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
《论语•乡党》:“乡人~,朝服而立于阼阶。
”②行步有节度。
《诗经•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
”
像
xiàng①肖象;
相貌。
《后汉书•赵岐传》:“又自画其~。
”②相似;
好像。
《荀子•强国》:“影之~形也。
”【又】随;
依顺。
《荀子•议兵》:“~上之志而安乐之。
”③法式;
榜样。
屈原《九章•抽思》:“望三五以为~兮。
”查询
僻
pì①偏僻;
荒远。
《登泰山记》:“~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②邪僻;
不正。
《韩非子•八说》:“弱子有~行,使之随师。
”③孤僻;
怪僻。
《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僻介】⒈远在。
⒉偏执耿介。
【僻脱】敏捷而无留滞。
【僻左】指僻之地。
儃
chán①表徘徊。
《楚辞•九章•涉江》:“入溆浦余~佪兮,迷不知吾所如。
”②运转。
《楚辞•惜誓》:“寿冉冉而日衰兮,固~佪而不息。
”tǎn放纵。
贾谊《新书•劝学》:“然则舜僶俛而加志,我~僈而弗省耳。
”shàn通“禅”。
禅让,让位。
《法言•问明》:“允哲尧~舜之重,则不轻于(许)由矣。
”查询
兀
wù①高而上平的样子。
《复庵记》:“雷首之山苍然突~。
”②山无草木,光秃秃的样子。
《阿房宫赋》:“蜀山~,阿房出。
”③不安的样子。
皮日休《孤园寺》:“艇子小且~,缘湖荡白芷。
”【兀底】也作“兀的”。
这;
这个;
这样。
同“不”连用时表示反诘,相当于“这岂不”、“怎么不”。
【兀那】指示代词。
那;
那个。
【兀然】⒈仍然;
还是。
⒉昏沉的样子。
【兀自】⒈径自;
公然。
⒉还;
仍然。
元
yuán①头。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免胄入狄师,死焉。
狄人归其~,面如生。
”②为首的。
《荀子•王制》:“~恶不待教诛。
”③第一。
《陈涉世家》:“二世~年七月。
”④朝代名(1271年1368年),开国君王忽必烈。
⑤黑色。
清朝避康熙帝的改“玄”为“元”。
《治平篇》:“自此而~焉。
”⑥天。
《淮南子•原道》:“执~德于心而化驰若神。
”⑦指帝王的年号。
《〈指南录〉后序》:“是年夏五,改~景炎。
”【元本】......更多
兆
zhào①古代占卜时,占卜者观看龟甲烧灼形成的裂纹,用来判断吉凶,这种裂纹就叫兆。
《史记•文帝本纪》:“卜之龟,卦~得大横。
”【引】预兆;
征兆。
事情发生前的迹象。
《商君书•算地》:“此亡国之~也。
”②开始。
《左传•哀公元年》:“能布其德,而~其谋。
”③祭坛或墓地的界域。
《左传•哀公二年》:“素车朴马,无入于~。
”④古代以百万或万亿为兆,常用来表示多。
《尚书•吕刑》:“~民赖之。
”《九章•惜诵》:“......更多
兑
duì①八卦之一,代表沼泽。
《周易•说卦》:“~为泽。
”②通行。
《诗经•大雅•绵》:“行道~矣。
”③洞穴。
《老子》:“塞其~,闭其门。
”④兑换(后起意义)。
丁仙芝《余杭醉歌赠吴山人》诗:“十千~得余杭酒。
”yuè通“悦”。
高兴。
《荀子•不苟》:“见由则~而倨,见闲则怨而险。
”(被进用则得意忘形而傲慢,不被进用满腹牢骚而狠毒。
)ruì①通“锐”。
尖。
《史记•天官书》:“下大,上~。
”
入
rù①进入。
《寡人之于国也》:“数罟不~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②特指进入朝廷;
在朝廷上。
《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者,许由、务光是也。
”③缴纳。
《论积贮疏》:“岁恶不~,请卖爵子。
”④归入;
纳入。
《廉颇蔺相如列传》:“城~赵而璧留秦。
”⑤合乎;
趋向。
《训俭示康》:“顾人之常情,由俭~奢易。
”⑥收入。
《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
”【入室】⒈喻学问技艺的成就达到精深的境界。
⒉称能......更多
全
quán①齐全;
齐备。
《五人墓碑记》:“故今之墓中~乎为五人也。
”②完整;
整个。
《小石潭记》:“~石以为底。
”③保全。
《出师表》:“苟~性命于乱世。
”④全部;
所有的。
《赤壁之战》:“吾不能举~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⑤完全 ;
都。
《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
”⑥通“痊”,病愈。
《病梅馆记》:“以五年为期,必复之~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