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中国民众生活中永远的吉祥物

麒麟——中国民众生活中永远的吉祥物 天津民俗博物馆 尚 洁 麒麟,亦作“骐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井居四灵之首位。

《礼记·礼运》有“出土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椰”(“椰”同“菽”,沼泽)。

在中国众多的民间传说中,关于麒麟有故事虽然并不是很多,但其在民众生活中部实实在在地无处不体现出它特有的珍贵和灵异。

一、麒麟的创造与中国人的“集美”思想 麒......更多

盘点中国十大古典喜剧

《救风尘》(元)关汉卿 《墙头马上》(元)白朴 《西厢记》(元)王实甫 《李逵负荆》(元)康进之 《看钱奴》(元)郑廷玉 《幽闺记》(元)施惠 《中山狼》(明)康海 《玉簪记》(明)高濂 《绿牡丹》(明)吴炳 《风筝误》(清)李渔 1.《救风尘》,杂剧剧本。

元代关汉卿作,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古典喜剧。

写恶棍周舍骗娶妓女宋引章后又加以虐......更多

世界上十大最贵失窃艺术品名单

艺术品盗窃目前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犯罪活动之一。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公布了全球“十大艺术品被盗案”,这些艺术品价值总计6亿美元,其中包括达芬奇、伦勃朗、蒙克、凡高等艺术大师的传世之作。

公布这份被盗艺术品清单是为了寻求公众帮助破案,并抑制每年交易额达到约60亿美元的黑市交易。

1 上万件伊拉克文物 价值:无法估算 被盗时间:2003年3、4月间 被盗地点:巴格达 在2......更多

京剧

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

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

......更多

中国古代的“蹴鞠”

“蹴鞠”一词,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苗:“临苗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即用脚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

蹴鞠流传了两千三百多年,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更多

日本姓氏解说

日本有十三万余种姓氏。

除了十大姓(佐藤、铃木、高桥、田中、渡边、伊藤、山本、中村、小林、斋藤),代表姓氏一百姓、普通姓氏三千六百姓,其他属珍稀奇杂姓。

日本同韩国一样,都是受中国的汉文化影响而以汉字取用姓氏的国家。

日本在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的成立(中国刘宋中期)才开始产生姓氏。

天智9年,即公元670年。

开始编制最初的户籍。

这就是日本史上的《庚午年籍》。

自此,日本由“部民”......更多

刺绣

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

以绣针引彩线(丝、绒、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丝绸、布帛)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

古代称“黹”、“针黹”。

后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

据《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

至周代,有“绣缋共职”的记载。

湖北和湖南出土的战国、两汉的......更多

胎教禁忌

中国民间禁忌——胎教禁忌 胎教的观念源于物事间相互感应的观念。

《周易》中就有阴阳二气相互感应的思想表述。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铜山西崩,洛钟东应”的现象,又看到母子之间有许多类似之处,所以相信母亲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到胎儿,因而要求母亲在怀孕期间的一切行为必须谨守礼仪,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胎教”。

“胎教”一词汉代或汉代以前就有了。

汉?贾谊《新书?胎教》云:“周妃听......更多

不洁房事禁忌

中国民间禁忌——不洁房事禁忌 中国民间有性行为不洁的观念。

其不洁之来源,主要是妇女不洁的观念引起的。

妇女之月经,被视为“血污”,俗以为是不洁的。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指出:“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女人入月,恶液腥秽,故君子远之,为其不洁,能损阳生病也。

”所以男子以此卑视女子,说女子是不洁的。

......更多

人体成分液体禁忌

【中国民间禁忌】——人体成分液体禁忌 唾液禁忌 中国民间俗以为唾液是含有魔力的。

如果哪里的皮肤被蚊蝇叮咬或者无名疼痛起来,就往哪里涂些唾液,疼痛的感觉立即会削弱、减轻。

劳动累了的时候,手上没有劲了,只要吐两口唾液在上边,就立即感到消除了疲劳,力量陡增起来。

据信,唾液中含有元神,也就是人的元气、精神。

因此,一个人如果得了病,一直吐痰,就会大伤元气,损耗精神。

俗语说:“白痰轻,绿痰重,......更多

1617181920 共37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