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陵

朝代: 南北朝 出生日期:507年死亡日期:583年 徐陵的百科

南朝陈东海郯人,字孝穆。

徐摘子。

八岁能文,及长,博涉史籍,初仕梁为通直散骑常侍。

梁武帝太清二年,使魏,值侯景之乱,七年不得归。

后归陈,累迁御史中丞。

勇于弹劾权要,官至太子少傅。

其诗歌骈文辞藻绮丽,与庾信齐名。

世称徐庾体。

有《徐孝穆集》、《玉台新咏》。

萧纲

朝代: 南北朝 出生日期:503年死亡日期:551年 萧纲的百科

即萧纲。

字世缵,一作世赞,小字六通。

南朝梁武帝第三子。

武帝天监五年,封晋安王。

中大通三年,昭明太子萧统死,继立为皇太子。

太清末,侯景攻破建康,武帝死,即位。

二年,为侯景所杀。

在位二年,庙号太宗。

幼好诗文,为太子时,结交文人徐摛、庾肩吾等以轻艳文辞描述宫廷生活,时称“宫体诗”。

明人辑有《梁简文帝集》。

谢庄

朝代: 南北朝 出生日期:421年死亡日期:466年 谢庄的百科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希逸。

谢弘微子。

七岁能文,及长,美容仪,宋文帝赞为“蓝田生玉”。

初为诸王属官,曾制木地图,可分可合。

宋孝武帝即位,除侍中,迁左卫将军。

曾上表反对以门第选才。

前废帝时,以为金紫光禄大夫。

卒谥宪。

明人辑有《谢光禄集》。

僧伽斯那

朝代: 南北朝 出生日期:公元5世纪年死亡日期:未知年 僧伽斯那的百科

僧伽斯那,又称僧伽斯、僧伽先,是公元5世纪印度的大乘法师,一生研究佛学。

早年出家学道,游化诸邦,聪明绝世,多所述作,撰有《修行经》、《大道地经》、《僧伽罗刹所集经》等。

其中,《僧伽罗刹所集经》叙述佛陀自成道后至涅槃间之诸种事迹,特以载有佛陀游化坐夏之年次而著称于世。

他也参与《华严经》、《贤愚经》的撰写,佛学成就非常之大。

《百喻经》古文汉译本于南朝齐永明十年由其弟子求那毗地所译,本书即是按照此译本注......更多

刘义庆

朝代: 南北朝 出生日期:403年死亡日期:444年 刘义庆的百科

刘义庆,字季伯,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

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

后任江州刺史。

刘义庆是刘裕的侄子,在诸王中颇为出色,自幼就被刘裕所知,称赞其“此吾家丰城也”。

他“性简素,寡嗜欲”。

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刘宋宗室,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

著有《......更多

鲍照

朝代: 南北朝 出生日期:414年死亡日期:466年 鲍照的百科

南朝宋诗人,字明远,人称鲍参军,东海郡人(今属山东兰陵县长城镇)。

南朝宋元嘉(公元424年—公元453年)中,刘义庆以他为国侍郎。

其后成为太学博士、中书舍人。

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由于任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南朝宋泰始二年(公元466年),刘子顼遵奉其兄刘子勋为正统的宋帝,出兵攻打建康的宋明帝(泰始元年底弑杀凶暴的前废帝刘子业,自立为帝),参加了所谓的“义嘉之难”(义嘉为刘子勋年号)。

刘子勋与刘子......更多

薛道衡

朝代: 南北朝 出生日期:540年死亡日期:609年 薛道衡的百科

薛道衡, 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

隋朝大臣,著名诗人。

六岁而孤,专精好学。

历仕北齐、北周。

隋朝建立后,任内史侍郎,加开府仪同三司。

隋炀帝时,出为番州刺史,改任司隶大夫。

大业五年,逼令自尽,时年七十,天下冤之。

有集七十卷,他和卢思道齐名,在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

著有文集七十卷行于世,至今已佚,仅存《薛司隶集》一卷。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录诗二十余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录存......更多

吴迈远

朝代: 南北朝 出生日期:?死亡日期:? 吴迈远的百科

南朝宋人。

善文章,喜自夸而嗤鄙他人,每作诗,得称意语,辄掷地呼曰:“曹子建何足数哉!”明帝曾召见之,曰:“此人连绝之外,无所复有。

范晔

朝代: 南北朝 出生日期:398年死亡日期:445年 范晔的百科

南朝宋顺阳人,字蔚宗。

范泰子。

少好学,善文章,能隶书,晓音律。

袭封武兴县五等侯。

初为彭城王刘义康冠军参军。

后为檀道济司马,随军北征,迁尚书吏部郎。

文帝元嘉九年,触犯义康,左迁宣城太守。

不得志,乃删取诸家而作《后汉书》。

十七年,义康以专权被黜,晔迁左卫将军,官至太子詹事。

二十二年末,因涉及孔熙先等欲迎立义康事,被杀。

狱中作《与诸甥侄书》,述所撰《后汉书》意旨。

温子昇

朝代: 南北朝 出生日期:495年死亡日期:547年 温子昇的百科

北魏济阴冤句人,字鹏举。

自云为晋温峤之后。

博学善文章。

初为广阳王元渊贱客,教诸奴子书。

孝明帝熙平初,对策高第,补御史,台中文笔皆出其手。

孝明帝正光末,随元渊镇压六镇起事,为东北道行台郎中,军国文翰皆出其手。

孝庄帝建义初,为南主客郎中,修起居注。

孝庄帝诛尔朱荣,子升参预谋画。

尔朱兆入洛,惧祸逃匿。

孝武帝永熙中,复官侍读,兼舍人。

后领本州大中正。

东魏时高澄引为大将军府咨议参军。

疑其知元仅等谋反,投之晋......更多

12345 共4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