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卢
壶卢 释名:瓠瓜、匏瓜。气味:(壶瓠)甘、平、滑、无毒。 主治:除烦,治心热,利小肠,润心肺,疗心淋,消黄肿。
虎杖
虎杖 释名:苦杖、大虫杖、斑杖、酸杖。气味:(根)微温。 主治:1、小便淋。用虎杖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2、月经不通。用虎杖三两,凌霄花、没药各一两,共研为末。每一钱,热酒送下。又方:虎杖一斤,去头,晾干,研细,在五斗吕中浸一夜,煎取二斗。加土瓜根汁、牛膝汁各二斗,一起熬浓,状如糖稀。每服一合,酒送上。昼两服,夜一服,月经即通。 3、腹内突长结块,坚硬如石,痛如刺。用虎杖根一石,洗干,捣......更多
黄土
黄土 释名:入地三尺以下的黄土,勿沾污物,可作药。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赤白痢,腹内热毒绞痛,下血。取干土,水煮开三五遍,沉淀去滓,暖服一二升。 黄土又解诸药毒。如中肉毒、合口椒毒、野菌毒等。 治小儿乌纱惊风(惊风一种,全身现乌黑色)。用黄土一碗、陈醋一杯,同炒。炒热后,用布包好,熨小儿全身,直达脚下,刺破为宜。 眼睛突然看不见东西。用黄土溶水中,取上面清液洗眼。 肉痔肿痛。用向阳的......更多
酒
酒 释名:气味:(米酒)苦、甘、辛、大热、有毒。 主治:1、米酒:行药势,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除风下气,解马肉、桐油毒。 2、愈疟酒:治诸疟疾,频频温饮。 3、五加皮酒:支闰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 4、薏苡仁酒:去风湿,强筋骨,健脾胃。 5、五加皮酒:去一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 6、女贞皮酒:治风虚,补腰膝。 7、地黄酒:补虚弱,壮筋骨,通血脉,台腹痛,变白发。 8、当归......更多
局箬
局箬 释名:鬼芋、鬼头。气味:(根)辛、寒、有毒。 主治:痈肿风毒(磨浆敷涂)。亦治消竭。附方:可用治肿病颈淋巴结核、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等。
莱菔
莱菔 释名:芦、萝卜、紫花菘、温菘、土酥。气味:温、无毒。(根)辛、甘,(叶)辛、苦。主治:1、反胃。用蜂蜜煎萝卜细细嚼咽。 2、肺痿咳血。用萝卜和羊肉或鲫鱼煮熟,频食,有效。 3、鼻血不止。用萝卜捣汁半碗,加酒少许,热服,并以汁注入鼻中。或先将酒煎开,加萝卜再煎,饮服。 4、禁口蜊。用萝卜捣汁一小碗,加蜜一碗、水一碗同煎。早服一次,午服一次,俯视晚用米汤送服阿胶丸百粒。如无萝卜,以子加水捣......更多
兰草
兰草 释名:(闲)、木香、香水兰、女兰、香草、燕尾香、大泽兰、兰泽草、煎泽草、省头草、都梁香、孩儿菊、千金草。气味:(叶)辛、平、无毒。 主治:除胸中痰癖,治消渴,消痈肿,生血、调气,煮水,可以洗风病,可以解食牛马肉中毒。附方:兰草和兰花,在植物学上根本不是同一科的东西,但许多人没有作仔细的实际观察,往往把这两者混同起来。连对本草有研究的寇苕(宋人)和
榔梅
榔梅 释名:气味:(实)甘、酸、平、无毒。 主治:生津止渴,清神下气,消酒。
栗
栗 释名:气味:(实)咸、温、无毒 主治:1、腰脚无力。取风干的生栗,每晨吃十多粒,再吃猪肾煮粥,必渐转健。 2、小儿干疮。生嚼栗子敷涂。 3、小儿口疮。每日吃煮熟大栗,甚效。 4、鼻血不止。用大栗七枚,刺破,连皮烧存性,待火毒出尽,加麝香少许,研匀。每服二钱,温水送下。 5、刀斧伤。用大栗研烂敷上。
梁上尘
梁上尘 释名:指古屋里的倒挂尘,亦名乌龙尾、烟珠。同时,要烧领烟尽,筛取末入药。气味:辛、苦、微寒、无毒。 主治:1、反胃。用梁上尘调黑驴尿服之。 2、吐泻。用梁上尘,滚汤泡过,澄清后饮之。 3、小便不通。用梁上尘二指撮,清水送下。 4、脱肛。用梁上尘和鼠粪烧烟,放在桶内,人坐桶上熏之。熏数次可愈。 5、喉痹乳蛾。用梁上尘、枯矾、好皂荚(以盐炒黄),等分研细,或向蛾吹去,或点在蛾上,都有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