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

防己 释名:解离、石解。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1、皮肤水肿(水气在皮肤中,按之下陷,但不怕风)。用防己、黄芪、桂枝各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三两,混合后,每取一两,加水一升,煎成半升服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防己茯苓汤”。  2、关节风湿微肿。用防己一两、黄芪二两二钱半、白术七钱半、炙甘草半两,共锉为末。每取五钱,加生姜四片、枣一枚,水一碗半,煎至八成,温服。过一段时候再服。此方名“防己黄芪汤”......更多

防葵

防葵 释名:房苑、梨盖、利茹。气味:(根)辛、寒、无毒。 主治:1、肿病。用记葵开为末,每服少许,温酒送下。  2、癫狂邪疾。治方同上。  3、伤寒动气(伤寒汗下后,脐左有动气)。用防葵一两,木香、黄芩、柴胡各半两。各药混合后,每取半两加水一碗半,煎至八成,温服。此方名“防葵散”。

肥皂荚

肥皂荚 释名:气味:(荚)辛、温、微毒。主治:    1、肠风下血。用独子肥皂(烧存性)一片,研为末,加糊调成丸子,陈米汤送下。  2、下痢噤口。用肥皂荚一枚,以盐填实,烧存性,研为末。取少许放入白米稀饭内吃下,有效。  3、风虚牙肿。用独子肥皂,以盐填实,烧存性,研末涂搽。亦可加樟脑少许。  4、头耳诸疮、眉癣。用肥皂(煅存性)一钱、枯矾一分,研匀,调香油涂搽。  5、小儿头疮出脓。用肥皂烧存性......更多

粉霜

粉霜 释名:亦名水银霜、白雪、白灵砂。乃水银或水粉粉炼炼升华而成。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      1、小儿急惊风。用粉霜二钱,白牵牛(炒过)、水银粉各一钱,共研细。每服二、三分。薄荷汤送下。以涎痰吐出为效。  2、小儿烦躁口渴。用粉霜二至五分(即小儿年龄大小酌用),煮莲花汤送下,冬日用莲肉汤。  3、风热惊狂。用粉霜一两、白面六钱,合做饼子,烤熟后研细,加水银粉半两、铅霜二钱半,共研为末,滴......更多

粉锡

粉锡 释名:即铅粉,又有解锡、铅华、定粉、瓦粉、光粉、水粉、白粉、官粉、胡粉等名。旧日妇女用来擦脸。古人称铅为黑气味:辛、寒、无毒。主治:          1、劳复与食复(按:大病初愈,尚未恢复,便有性交,引起发烧、便赤、卵肿或缩入等症状,叫做“劳复”。因贪食而旧病复发,叫做“食复”)。用粉锡少许,水冲服。  2、小儿脾泄不止。用红枣二十个,去核,将粉锡填入,在瓦上烘干,去枣留粉,再研细。每服三......更多

蜂蜜

蜂蜜 释名:蜂糖。生岩石者名石蜜、石饴、岩蜜。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1、大便不通。用蜜二合,微为煎至饴糖状,乘热做成挺,长一寸们一端尖细。待冷变硬后,寒入肛门中,不久即可通便。  2、产后口渴。用炼蜜不限量,熟水调服即止。  3、隐疹作痒。用蜂蜜不限量,好酒调服。  4、五色丹毒。用蜂蜜调干姜末敷涂。  5、口中生疮。用蜂蜜浸大青叶含咽。  6、龟头生疮。用蜂蜜煎甘草涂搽。  7、肛门生疮(......更多

凤仙

凤仙 释名:急性子、早珍珠、金凤花、小桃红,夹竹桃、海,染指甲草,菊婢。气味:(子)微苦、温、有小毒。(花)甘、滑、温、无毒。(根、叶)苦、甘、辛、有小毒。 主治:1、噎食不下。用凤仙花子,酒浸三夜,晒干,研为末,加酒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八粒,温酒送下。  2、咽中骨鲠。用白凤仙子研水一大口,倒在竹筒中灌入咽内,鲠物即可变软,或把凤仙子研末吹喉亦可。不宜着齿,免齿受损。  3、蛇咬伤伤。用凤仙......更多

伏龙肝

伏龙肝 释名:指灶里正对锅底的黄土,亦名灶心土。气味:味辛、微湿、无毒。 主治:1、突然昏倒。用伏龙肝研末,一鸡蛋大的分量冲水服,引起呕吐。  2、中风口噤(口不能言,心神恍惚,手足不能随意运动;或腹中痛满,时而晕绝)。用伏龙肝五升,加水八升,搅清后取上层饮之。  3、神智狂乱,不能识人。用伏龙肝研末,水冲服一茶匙。一日服三次。  4、小儿夜啼水止。用伏龙肝二钱、朱砂一钱、麝香少量,共研为末,加蜜......更多

釜脐墨

釜脐墨 释名:亦称釜月中墨、铛墨、釜煤、釜、锅底墨。气味:辛、湿、无毒。 主治:    1、突然心气痛。用釜脐墨二钱,热尿调服。  2、中恶。用釜脐墨五钱、盐一钱,研匀,热水调服。  3、上吐下泻。用釜脐墨半钱、灶额墨半钱、百沸汤一碗,急搅上千遍,一次服下。  4、吐血咳血。用釜脐墨炒过,研末,每次用井华水冲服二钱。连吃三付。  5、产妇只流血,婴儿生不出。用釜脐墨二钱,热酒送下。  6、舌头突然......更多

覆盆子

覆盆子 释名:奎、西国草、毕楞伽、大麦莓、插田包、乌包子。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益肾脏,治阳痿,缩小便,补肚明目(叶亦有明目作用)附方:覆盆子的补益作用与桑椹相同。
1617181920 共76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