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汤

温汤 释名:亦名温泉、沸泉。种类甚多。有硫磺泉,比较常见;有泉砂泉,见于新安黄山;有矾石泉,见于西安骊山。气味:辛、热、微毒。 主治:  筋骨挛缩,肌皮顽痹,手足不遂,眉发脱落以及各种疥癣等症。    附方:上列气味与主治,主要是就硫磺泉而言,其他温泉,大都无毒(含砒石的温泉除外),即可烹茶,洗浴亦好。

乌臼木

乌臼木 释名:鸦臼(通称乌桕)。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1、小便不通。用乌桕根皮,煎汤饮服。  2、大便不通。用乌桕根一寸。劈破,煎水半碗服下,立通。不宜多吃。  3、大、小便均不通。用乌桕根白皮,干后研为末。先以硭硝二两煎汤服,取吐,再以热水送服乌桕根皮末二钱。  4、水气虚肿,小便涩。用乌桕根皮、槟榔、木通各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5、脚气湿痒成疮。用乌桕根白皮研为末敷涂。......更多

乌木

乌木 释名:乌木、乌文木。气味:甘、咸、平、无毒。 主治:解毒,亦治霍乱吐利。取木片研为还想,温酒冲服。

乌蛇

乌蛇 释名:乌梢蛇、黑花蛇。气味:(肉)甘、平、无毒。 主治:1、大麻风。用乌蛇三条蒸熟。取肉焙干,研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米粒大。以此喂乌鸡,待食尽即杀鸡烹熟。取鸡肉焙干,研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或加蒸饼用丸服亦可。吃过三、五只乌鸡,妈即愈。又方:捕大乌蛇一条,打死,待烂后,加水二碗浸泡七天,去掉坡、骨,倒入糙米一升浸泡一天。取米晒干,喂白鸡一只(令鸡先饿一日)。等到羽毛脱落,即杀鸡煮吃,册时......更多

乌药

乌药 释名:旁其、矮樟。气味:(根)辛、温、无毒。 主治:1、风湿麻痹。用乌药一百两、沈香五十两、人参三两、甘草四两,共研为末。每服半钱,空心服,姜盐汤送下。此方名“乌沈汤”。  2、一切气痛。用乌药(酒浸一夜后炒)、茴香(炒)、青桔皮(去白,炒)、良姜(炒),等分为末,以温酒加童便调下。  3、几种常见病。用香附、乌药,等分为末,每服一至二钱,饮食不进,姜枣汤送下;疟疾,干姜白盐汤送下;腹中有虫......更多

无花果

无花果 释名:映日果、优昙钵、阿驵。气味:(实)甘、平、无毒。主治:开胃,止泄痢,治五痔、咽喉痛。  

无患子

无患子 释名:桓、木患子、噤娄、肥珠子、油珠子、菩提子、鬼见愁。气味:子皮(即核外肉)微苦、平、有小毒。子中仁:辛、平、无毒。 主治:子皮:  1、去风明目。用无患子皮、皂角、胡饼、草菖蒲,同捶碎,加浆水调作弹子大,取以泡汤洗头,能去风明目。  2、洗面去斑。有无患子上捣烂,加白面和为在丸,每日取以洗面,去垢及斑,甚效。  子中仁:牙齿肿痛。用肥珠子一两,大黄、香附各一两,青盐半两,泥土固封,火煅......更多

希莶

希莶 释名:亦名希仙、火锨草、猪膏母、虎膏、狗膏、粘糊菜。气味:苦、寒、有小毒。一说:辛、苦、平、无毒。 主治:1、中风。夏日采莶枝、叶,洗净,九蒸九暴,但不宜太燥,捣碎为末,加炼蜜和丸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温酒开米汤送下。服后须吃饭三、五匙压药。连服数月,必见效。此方名“莶丸”。  2、风寒下泻。用莶草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开水送下。此方名“火锨丸”......更多

仙茅

仙茅 释名: 亦名独茅、茅爪子、婆罗门参。 气味:(根)辛、温、有毒。 主治:阳痿精寒,腰膝风冷,筋骨痿痹等症。古方中有“仙茅丸”,能壮筋骨、益精神、明目、黑须发。其配方及服法如下:  仙茅二斤,放入淘糯米水中浸五天,取出刮锉,阴干。另用苍术二斤,放入淘米水中浸五天,取出刮皮,焙干。取这样制过的仙茅、苍术各一斤,与枸杞子一斤,车前十二两,白茯苓(去皮)、茴香(炒)、柏子仁(去壳)各八两,生地黄(焙......更多

相思子

相思子 释名:红豆气味:苦、平、有小毒、使人呕吐。 主治:止热闷头痛。除风痰瘴疟疾,杀虫。
3132333435 共76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