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黎勒

诃黎勒 释名:诃子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1、下气消食。用诃子一枚,研为末,另以水一升,在瓦器中煎开几次后下药,再煎开几次,加盐少许饮服。又方:夜含诃子一个,天明时嚼咽。又方:用诃子三枚,包湿纸中煨熟。去核细嚼,牛乳送下。  2、久咳。用生诃子一枚,含口内咽汗。咳止后,口味很差,不想吃东西,可煎槟榔汤一碗服下,立即开味。  3、呕逆不食。用诃子皮二两,炒过,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在,每服......更多

陟厘

陟厘 释名:侧梨、水苔、石发、石衣、水衣、水棉、潭。气味:甘、大温、无毒。 主治:强胃气,止泄痢。捣烂可涂治丹毒游疹。

芫花

芫花 释名:杜芫、赤芫、去水、毒鱼、头痛花、儿草、败华。根名黄大戟、蜀桑。气味:(花、根)辛、温、有小毒。 主治:1、突发咳嗽。用芫花一升,加水三升煮汁一升,以枣十四枚,放入汁中煮干,一天吃五枚,必愈。  2、咳嗽有痰。用芫花一两(炒),加水一升,煮开四次,去渣,再加入白糖半斤。每服约一个枣子大的量。忌食酸咸物。  3、干呕胁痛(伤寒有时头痛,心下痞满,痛引两胁,干呕短气,汗出而不恶寒)。用芫花(......更多

苎麻

苎麻 释名:气味:(根、叶)甘、寒、无毒。 主治:1、咳嗽痰哮。用苎麻根(煅,存性)研细,取生豆腐蘸药三、五钱吃下。如无效,可用肥猪肉二、三片蘸药吃,有效。  2、小便不通。用苎麻根、蛤粉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新汲水送下。  3、小便血淋。用苎麻根煎汤多服。亦治其他淋病。  4、妊娠胎动(妊妇忽下黄色恶汁,状录胶,或如小豆汁,腹痛难忍)。用苎麻根(去黑皮、切细)二升、银一块,加水九升......更多

苘麻

苘麻 释名:亦名白麻。气味:(果实)苦、平、无毒。 主治:1、一切眼疾。和茼麻子一升,研为末,放入猪肝的切片中,灸熟,切成细末。每服少量,陈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2、目生翳膜。用白麻子,去壳,放入猪肝薄片中,慢慢灸熟,研细,加醋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开水送下。又方:用苘麻子装袋中,蒸熟,晒干研末,加蜜做成丸子,温水送下。

荠苠

荠苠 释名:读如齐尼。亦名杏参、杏叶沙参、甜桔梗、白面根。苗名隐忍。气味:((根)甘、寒、无毒。 主治:1、强中、消渴(男子出精后,阴茎仍然坚挺,称为“强中”;如同时有多饮多便现象,即属“消渴”,能发痈疽)。用猪肾一个,黑大豆一升,加水一斗半,煮成一半。去渣留汁,再加荠 、石膏各三两,人参、茯苓、磁石、知母、葛根、黄芩、栝楼根、甘草各二两,同煮汁至三升。分三次服。此方名“石子荠 汤”。又方:荠 、......更多

荭草

荭草 释名:游龙、石龙、天蓼、大蓼。气味:(实)咸、微寒、无毒。 主治:消渴、去热、明目益气、亦治瘰疬、痞块。荭草的花能散血、消积、止痛。

莴苣

莴苣 释名:名莴菜、千金菜气味:(菜)苦、冷、微毒 主治:1、乳汁不有。用莴苣菜煎酒服。又方:莴苣子一合,生甘草三钱,糯米、粳米各半合,煮粥频食。  2、小便不通。用莴苣菜捣烂,或用莴苣子捣成饼,贴脐中即通。  3、百虫入耳。用莴苣捣汁滴入,虫自出。  4、腰部闪伤。用白莴苣子(炒)三两、白粟米(炒)一撮、乳香、没药、乌梅肉各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嚼一丸,热酒送下。  5、阴......更多

菥 释名:大荠、大蕺、马辛。气味:(苗)甘、平、无毒。(子)辛、微温、无毒。 主治:  和中益气,利肝明目。  

蓼 释名:气味:(实、苗、叶)辛、温、无毒。 主治:1、霍乱烦渴。用蓼子一两、香豉二两,每服二凶,水煎服。  2、胃冷不能饮食,冬卧脚冷,秋日取蓼晒干,用六十把,加水六石煮成一石,去滓,拌米饭造酒。酒熟后,每日饮适量。十天以后,眼明气壮。这样制成的酒,称为“蓼汁酒”。  3、肝虚转筋,吐泻。用蓼茎、叶泻。用蓼茎、叶切三合,加水一碗、酒三合煎成四合,分二次服。  4、小儿冷痢。用蓼叶捣汁服。
3637383940 共76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