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蜈蚣 释名:蒺藜、蛆、天龙。气味:辛、温、有毒。 主治:1、小儿撮口(舌上有疮,如粟米大)。用生蜈蚣捣汁敷涂。 2、小儿急惊。用蜈蚣一条(去足),炙为末,丹砂、轻粉,等分研匀,加乳汁和成丸子,如绿豆大。按病几年龄。每岁服一丸,乳汁送下。 3、天吊惊风(目久不下,眼见白睛,角弓反张,不能出声)。用大蜈蚣一条,去头足,油炙,以竹刀劈为左右两半,研为末,各半加麝香五分。用时,以左半药末吹入左鼻,以右......更多
阿月浑子
阿月浑子 释名:胡榛子、无名子。气味:(仁)辛、温、涩、无毒 主治:腰冷,肾虚萎弱,止痢。木皮煎汁洗浴,可治阴囊湿痒。
白花蛇
白花蛇 释名:蕲蛇、褰鼻蛇。气味:(肉)甘、咸、温、有毒。 主治:1、风瘫、疠风、疥癣。用白花蛇肉四两(酒炙),天麻七钱半,薄荷、荆芥各二钱半,共研为末,加好酒二升、蜜四两,熬成膏。每服一碗,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服后须在暖处出汗,十日后可见效。此方名“驱风膏”。除本方外,还有“世传白花蛇酒”、“瑞竹白化蛇酒”、“濒湖白花蛇酒”等,亦治各种风疾。 2、大订风及一切风疮。用白花蛇、乌梢蛇、土蝮蛇各一......更多
白棘
白棘 释名:棘刺、棘针、赤龙爪。花名刺原。气味:(白棘)辛、寒、无毒。 主治:1、小便尿血。用白棘三升,加水五程式,煮取二升,分三次服。 2、明脏虚冷,腹胁刺痛。用白棘一合(焙过)、槟榔二钱半,加水一碗,煎至五分,再加好酒半碗,煮开几次后,分二次服。 3、睫毛倒生。用白棘一百二十个、地龙二条、木贼一百二十节、木鳖子仁二个,共炒为末,摘去倒毛,每日以药末吸入鼻内三、五次。睫毛即不再倒生。 4、......更多
蚕
蚕 释名:自死乾名白僵蚕。气味:咸、辛、平、无毒。主治:1、小儿惊风。用白僵蚕、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各一钱,微炮为末。每服三分至半钱,以姜汤调灌。甚效。 2、风痰喘嗽,夜不能卧。用白僵蚕(炒过,研细)、好茶末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五钱,临睡时开水泡服。 3、喉风喉痹。用白僵蚕(炒)、白矾(半生半烧),等分为末。每服一钱,自然姜汁调灌,吐出顽痰,即效。小儿服,则加少许薄荷、生姜同调。又方:上......更多
卷柏
卷柏 释名:万岁、长生不死草、豹足、求股、交时。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咳逆,脱肛,淋结。生用破血。炙用止血。
曾青
曾青 释名:曾,音层。曾青,即层青。就是成为层状的空青。李时珍说:“曾青治目,义同空青”。气味:酸、小寒、无毒 主治: 1、风热目疾(眼红或烂,怕太阳光,眼屎多,常流泪,或痒或痛)。用曾青四两,蔓荆子二两,炮姜、防风各一两,共研细,经常以少许吸入鼻中,有效。 2、耳内恶疮。用曾青五钱、雄黄七钱半、黄芩二钱五分,共研为末,搽疮上。
樟脑
樟脑 释名:韶脑。气味:辛、热、无毒。 主治:1、牙齿虫痛。用樟脑、朱砂等分擦牙、有特效。又方:用樟脑、黄丹、肥皂(去皮核)等分研匀,加蜜调成丸子,塞病齿孔中。 2、小儿秃疮。用樟脑一钱、花椒二钱、芝麻二两,共研为末涂,搽患处。 3、脚气肿痛。用樟脑二两、乌头三两,共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次取一丸,放足心下踏住,再和微火烘脚,脚上盖覆加暖,汗出如涎,即见效。
阿胶
阿胶 释名:傅致胶。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1、瘫缓偏风,手足不遂,腰膝无力。用阿胶微炙熟,先以水一升,煮香豉二合,去渣,以汁和入胶中,再煮开几次,胶化如糖稀,一次服下。服后取葱豉粥温服(不能冷服,否则令人呕逆)。照此法服至三、四剂,可见效。 2、肺风喘促。用秀明阿胶切小,炒过,加紫苏、乌梅肉(焙、研)等分,水煎服。 3、老人虚秘。用阿胶(炒)二钱、葱白三根,水煎化,加蜜暗无天日匙,温服。 ......更多
甘松香
甘松香 释名:苦弥扯。气味:(根)甘、温、无毒。 主治:心腹痛满,脾积郁,肾虚齿痛,面痣风疮,脚气浮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