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过竹解
拼音:dāo guò zhú jiě 刀过竹解的同义词反义词 刀过竹解的典故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后来,果然办得水到渠成,刀过竹解。”
详解:刀一劈下去,竹子立即分开。形容事情顺利解决。
芒鞋竹笠
略胜一筹
拼音:lüè shèng yī chóu 略胜一筹的同义词反义词 略胜一筹的典故
案例:这时,只要不是下等签,他就会感到一些满足,何况这比“中下”还~。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小生所以忝出君上者,以起处数语,略高一筹耳。”
详解: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磬竹难书
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 磬竹难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磬竹难书的典故
案例:三臣罪状,~。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
出处:《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详解: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稍胜一筹
拼音:shāo shèng yī chóu 稍胜一筹的同义词反义词 稍胜一筹的典故
出处:鲁迅《两地书》二五:“废物利用又何尝不是‘消磨生命’之术,但也许比‘纵酒’稍胜一筹罢。”
详解: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胸有成竹
拼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 胸有成竹的同义词反义词 胸有成竹的典故
案例:毛委员~,决定马上向南去追赶部队。 ★陈伯钧《毛主席率领我们上井岗山》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详解: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易如破竹
成竹在胸
拼音:chéng zhú zài xiōng 成竹在胸的同义词反义词 成竹在胸的典故
案例:他回答老师的问题从容不迫,~。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详解: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势如破竹
拼音:shì rú pò zhú 势如破竹的同义词反义词 势如破竹的典故
案例:关胜等众,乘势长驱,~,又克大谷县。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九回
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详解: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迎刃而解
拼音:yíng rèn ér jiě 迎刃而解的同义词反义词 迎刃而解的典故
案例:只要这位教士到场,任你事情如何棘手,亦无不~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详解: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