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山

拼音:jīnɡ shān 首字母大写:JS五笔:aga mmm 荆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1.山名。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漳水发源于此。山有抱玉岩,传为楚人卞和得璞处。 2.山名。在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南。相传禹铸鼎于此。 3.山名。在今河南省灵宝县阌乡南。相传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此。亦名覆釜山。 4.山名。在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南。

荆山之玉

拼音:jīnɡ shān zhī yù 首字母大写:JSZY五笔:aga mmm pp gy 荆山之玉的同义词反义词
荆山:山名,此山产宝玉,据传和氏璧就出自此山。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灵蛇之珠,荆山之玉

拼音:línɡ shé zhī zhū , jīnɡ shān zhī yù 首字母大写:LSZZ,JSZY五笔:vo jp pp gtf , aga mmm pp gy 灵蛇之珠,荆山之玉的同义词反义词
指世上罕有的珍宝。

紫荆山

拼音:zǐ jīnɡ shān 首字母大写:ZJS五笔:hxx aga mmm 紫荆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1.山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北。1844年冯云山在此进行反清宣传工作,1851年洪秀全在山前金田村领导群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卞和

拼音:biàn hé 首字母大写:BH五笔:yhu t 卞和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春秋楚人。相传他得玉璞,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认为欺诈,受刑砍去双脚。楚文王即位,他抱璞哭于荆山下,文王使人琢璞,得宝玉,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

拼音:hé shì bì 首字母大写:HSB五笔:t qa nkuy 和氏璧的同义词反义词
《韩非子·和氏》载:春秋楚人卞和得一璞玉,献给楚厉王。厉王的玉匠说是石头,被以欺诳罪斩去左足;后献给继位的武王,又被斩去右足。文王即位,卞和因蒙冤受屈而抱璞痛哭于荆山之下,文王派人剖璞,终得宝玉。因称“和氏璧”。

荆凡

拼音:jīnɡ fán 首字母大写:JF五笔:aga wyi 荆凡的同义词反义词
1.西周时代的荆国(楚国)和凡国。荆国初建于今湖北省西部荆山一带;凡国故址在今河南省辉县西南。《庄子.田子方》:"楚王与凡君坐。少焉﹐楚王左右曰凡亡者三。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丧吾存。夫凡之亡不足以丧吾存﹐则楚之存不足以存存。由是观之﹐则凡未始亡而楚未始存也。'"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凡﹐国名﹐在汲郡共县。"后以"荆凡"比喻存亡无定。

楚山

拼音:chǔ shān 首字母大写:CS五笔:ssn mmm 楚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1.山名。即荆山。在湖北省西部,武当山东南,汉江西岸。有抱玉岩,相传春秋楚人卞和得璞玉于此。 2.山名。即商山。在陕西省商县境。 3.泛指楚地之山。

乘龙

拼音:chénɡ lónɡ 首字母大写:CL五笔:tux dx 乘龙的同义词反义词
1.比喻趁时而动。 2.乘坐龙车。 3.骑龙。 4.《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后因以"乘龙"比喻成仙。 5.对帝王死去的讳称。 6.比喻得佳婿。

大荆

拼音:dà jīnɡ 首字母大写:DJ五笔:dd aga 大荆的同义词反义词
1.植物名﹐即牡荆。 2.指今陕西富平县境内的荆山。在甘泉山(今陕西淳化境)之南。
1234 共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