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纳
王猛(325-375)
拼音:wánɡ měnɡ (325-375)首字母大写:WM(325-375)五笔:ggg qtbl (325-375) 王猛(325-375)的同义词反义词
十六国时前秦大臣。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东南)人。三十岁时,东晋大将桓温进兵关中,他曾往见,扪虱而谈天下大势。后为苻坚谋士,得到信任。苻坚即位后,官至丞相,为前秦统一北方作出重大贡献。病危前,劝苻坚不要攻晋,但未被采纳。
张良(?-前186)
拼音:zhānɡ liánɡ (?- qián 186)首字母大写:ZL(?-Q186)五笔:xta yv (?- ue 186) 张良(?-前186)的同义词反义词
汉初大臣。字子房,相传为城父(今河南郏县东)人。祖与父都是韩国大臣。秦灭韩后,他图谋复国,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并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都被刘邦采纳。汉朝建立后封留侯。
宗泽(1060-1128)
拼音:zōnɡ zé (1060-1128)首字母大写:ZZ(1060-1128)五笔:pfi icg (1060-1128) 宗泽(1060-1128)的同义词反义词
宋代抗金名将。字汝霖,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进士出身。1126年在磁州(今河北磁县)募集军队,抗击金兵。北宋灭亡后,任东京(今河南开封)留守,联络河北八字军,重用岳飞,屡败金兵。多次上书请高宗还都,收复失地,不被采纳,忧愤成疾,临死前连呼三声“过河”。
不用
开纳
旁收博采
天人三策
拼音:tiān rén sān cè 首字母大写:TRSC五笔:gd w dg tsm 天人三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书.董仲舒传》载: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以"天人感应"说为其对策要旨﹐所对凡三﹐世称"天人三策"。说明"王者承天意以从事"﹐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絶其道﹐勿使并进"﹐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仲舒所对﹐为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局面。
推恩削藩
拼音:tuī ēn xuē fān 首字母大写:TEXF五笔:rwyg ldn iej aitl 推恩削藩的同义词反义词
汉武帝削弱诸侯王国势力的措施。汉初诸侯王国势力强大。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于公元前127年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准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子弟,建立侯国。一个王国分出许多小侯国,直属领地小了,就无力再与中央对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