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抟(?-989)

拼音:chén tuán (?-989)首字母大写:CT(?-989)五笔:ba rfn (?-989) 陈抟(?-989)的同义词反义词
五代宋初道士。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东)人。生于唐末。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隐居武当山,服气辟谷。后移居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著有《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和《先天图》。认为万物一体,只有超绝万有的“一大理法”存在。其学说经后人推演,成为宋代理学的组成部分。

采芝

拼音:cǎi zhī 首字母大写:CZ五笔:es ap 采芝的同义词反义词
1.秦末有四皓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见秦政苛虐,乃隐于商雒,曾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高贵之畏人,不及贫贱之肆志。"见《史记.留侯世家》﹑晋皇甫谧《高士传.四皓》。后因以"采芝"指遁隐。名其歌为《采芝操》或《四皓歌》,亦省称《采芝》。见《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二.<采芝操>序》引《琴集》及南朝陈智匠《古今乐录》。

程颐(1033-1107)

拼音:chénɡ yí (1033-1107)首字母大写:CY(1033-1107)五笔:tkgg ahk (1033-1107) 程颐(1033-1107)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人称伊川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和兄程颢同为理学的奠基人,世称“二程”。强调“穷理”之说。主张通过内心修养的方法来悟得天理,获得知识。又主张“去人欲,存天理”,为纲常名教辩护。他和程颢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挥,世称程朱学派。著作收入《二程全书》。

楮生

拼音:chǔ shēnɡ 首字母大写:CS五笔:sftj tgd 楮生的同义词反义词
1.见"楮先生"。

东园公

拼音:dōnɡ yuán ɡōnɡ 首字母大写:DYG五笔:ai lfq wc 东园公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初"商山四皓"之一。也称园公。姓庾,字宣明,居园中,因以为号。《史记·留侯世家》:"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晧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曰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一说,东园公,姓园名秉,号园公,陈留襄邑人。参阅晋陶潜《集圣贤群辅录上》。

阜乡

拼音:fù xiānɡ 首字母大写:FX五笔:tnf xt 阜乡的同义词反义词
1.秦汉间齐人安期(也称安期生﹑安其生)﹐为琅琊阜乡人。传说他曾从河上丈人习黄老之说﹐卖药东海边。秦始皇东游﹐与之语三日夜﹐赐金璧数千万。出阜乡亭﹐皆置去﹐留赤玉舄一双为报。见旧题汉刘向《列仙传.安期先生》。后因以"阜乡"借指仙乡。

顾炎武(1613-1682)

拼音:ɡù yán wǔ (1613-1682)首字母大写:GYW(1613-1682)五笔:dbd oo gah (1613-1682) 顾炎武(1613-1682)的同义词反义词
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曾参加抗清起义,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问渊博,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反对空谈心理性命。在经学上,重视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在音韵学方面也有很大贡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胡瑗(993-1059)

拼音:hú yuàn (993-1059)首字母大写:HY(993-1059)五笔:deg gegc (993-1059) 胡瑗(993-1059)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宋初学者、教育家。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县)人。因世居安定,学者称安定先生。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曾在苏州郡学、湖州州学讲学达二十年,创苏湖教学法。皇末召为国子监直讲。官至太常博士。著作有《论语说》、《安定言行录》(丁宝书辑)。

韩愈(768-824)

拼音:hán yù (768-824)首字母大写:HY(768-824)五笔:fjfh wge (768-824) 韩愈(768-824)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祖籍昌黎(今属河北),世称韩昌黎。贞元年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吏部侍郎。两次遭贬。死后谥文,世称“韩文公”。崇尚儒学,排斥佛教。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散文《原道》、《进学解》、《师说》、《张中丞传后序》、《祭十二郎文》以及诗歌《山石》、《石鼓歌》、《调张籍》、《左迁至蓝关......更多

角里

拼音:jiǎo lǐ 首字母大写:JL五笔:qe jfd 角里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地名。在今江苏省吴县。 2.即角里先生。
678910 共29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