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行星
拼音:rén zào xínɡ xīnɡ 首字母大写:RZXX五笔:w tfkp tgs jtg 人造行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由人工研制并用运载火箭发射进入行星际空间,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环绕太阳运行的宇宙飞行器。苏联于1959年1月发射的“月球1”号探测器为第一颗人造行星,当时它从离月球6000千米处通过,飞向行星际空间,周期450天。
三相电流
拼音:sān xiānɡ diàn liú 首字母大写:SXDL五笔:dg sh jn iyc 三相电流的同义词反义词
1. 通过三根导线,每根导线作为其他两根的回路,其三个分量的相位差依次为一个周期的三分之一或120°位相角的电流。
生物钟
拼音:shēnɡ wù zhōnɡ 首字母大写:SWZ五笔:tgd cq qkhh 生物钟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生理钟”。生物生命活动的内在生理节律。能按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进行同步活动。由于生物钟的存在,使生物具有内在的、精确的计时本领和生理节律的周期性。如人体体温、血糖含量、基础代谢、经络电势、体内激素的分泌等,都会随昼夜规律发生周期性变化。
受迫振动
拼音:shòu pò zhèn dònɡ 首字母大写:SPZD五笔:epc rpd rdfe fce 受迫振动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强迫振动”。振动(振荡)系统在外力(策动力)作用下所作的振动(振荡)。当振动(振荡)系统在周期性策动力作用下达到稳定振动状态时,受迫振动的频率(或周期)与策动力的频率(或周期)相同。
太初历
拼音:tài chū lì 首字母大写:TCL五笔:dy puv de 太初历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历法名。汉武帝太初元年邓平﹑落下闳等人所造。把一日分做八十一分﹐故又称"八十一分律历"。《太初历》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推算出135个月有23次交食的周期。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起到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止﹐共施行188年。原著已佚。
水资源
拼音:shuǐ zī yuán 首字母大写:SZY五笔:ii uqwm idr 水资源的同义词反义词
能得到天然降水补给的地面和地下淡水源。常以年为周期,以水量(米3)进行计算。中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7万亿米3,呈现东南沿海丰水,西北高原少水;夏秋季水多,冬春季水少的特点。合理调节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是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水星
拼音:shuǐ xīnɡ 首字母大写:SX五笔:ii jtg 水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与太阳平均距离5791万千米。直径4877千米,平均密度54克/厘米3,质量3289×1026克。公转周期88天,自转周期59天。表面大气稀薄,因而向阳面与背阳面温差很大:向阳面约400°c,背阳面-160°c以下。未发现有卫星。
天节
天王星
拼音:tiān wánɡ xīnɡ 首字母大写:TWX五笔:gd ggg jtg 天王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七颗行星。1781年由英国天文学家赫歇耳发现。与太阳平均距离2869亿千米。直径51800千米,平均密度124克/厘米3,质量8742×1028克。公转周期8401年,自转周期239小时,为逆向自转。表面温度约-180°c。有磁场、光环和十五颗卫星。
土星
拼音:tǔ xīnɡ 首字母大写:TX五笔:ffff jtg 土星的同义词反义词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的次序计为第六颗行星。与太阳平均距离1427亿千米。直径12万千米,平均密度07克/厘米3,质量5688×1029克。公转周期2946年,自转周期10小时14分。表面有浓厚的大气,最高温度约-150°c。上空常有比地球强烈数万倍的闪电。有磁场、辐射带、美丽的光环和二十三颗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