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前643)
拼音:qí huán ɡōnɡ (?- qián 643)首字母大写:QHG(?-Q643)五笔:yjj sgjg wc (?- ue 643) 齐桓公(?-前643)的同义词反义词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姜姓,名小白。其兄齐襄公被杀后,从莒(今山东莒县)回国取得政权。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团结诸侯国,打退外族游牧部落的侵袭,扩大齐国的势力范围。多次以盟主的身份召集诸侯会议,订立盟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公元前651年的葵丘会盟。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卿大夫
拼音:qīnɡ dài fu 首字母大写:QDF五笔:qtvb dd gggy 卿大夫的同义词反义词
西周、春秋时国王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地位次于诸侯。接受国君封于的都邑,世袭对都邑的统治权。服从君命,对国君有定期纳贡赋和服役的义务。
秋狝
三君
拼音:sān jūn 首字母大写:SJ五笔:dg vtk 三君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
2.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东汉窦武﹑刘淑﹑陈蕃。《后汉书.党锢传序》:"窦武﹑刘淑﹑陈蕃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
3.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东汉陈寔及其子陈纪﹑陈谌。《后汉书.陈纪传》:"弟谌,字季方,与纪齐德同行,父子并着高名,时号三君。"
4.指明末东林党的赵南星﹑邹元标和顾宪成。见《明史.赵南星传》。
5.指三茅君。
仁君
三公九卿
拼音:sān ɡōnɡ jiǔ qīnɡ 首字母大写:SGJQ五笔:dg wc vt qtvb 三公九卿的同义词反义词
三公:古时辅助国君的最高官员;九卿:古时中央政府的九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
诗负
拼音:shī fù 首字母大写:SF五笔:yff qm 诗负的同义词反义词
1.谓以手承接﹑抱持。《礼记.内则》﹕"国君世子生﹐告于君﹐接以大牢﹐宰掌具。三日﹐卜士负之﹐吉者宿斋﹐朝服寝门外﹐诗负之。"孔颖达疏﹕"谓以手承下而抱负之。"后因以指生子。
书云
扫除
拼音:sǎo chú 首字母大写:SC五笔:rv bwg 扫除的同义词反义词
1.打扫,清除尘秽。
2.表示虔诚迎宾。
3.廓清,荡涤。
4.祭扫。
5.指妾。语本《礼记.曲礼下》:"纳女于天子曰备百姓,于国君曰备酒浆,于大夫曰备埽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