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根

拼音:nián ɡēn 首字母大写:NG五笔:tg sv 年根的同义词反义词
1.历法计年的起点。 2.方言。年底。

平年

拼音:pínɡ nián 首字母大写:PN五笔:guf tg 平年的同义词反义词
历法术语之一。如公历中无闰日和夏历中无闰月的年。公历平年为365天,2月为28天。夏历平年为12个月,全年354或355天。

平朔

拼音:pínɡ shuò 首字母大写:PS五笔:guf ubte 平朔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又称"恒朔"。我国古代历法家取月的平均日数为29.5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大小月相间,用这种方法定出的每月初一日叫"平朔"。这样太阳和月球黄经相等的时刻不一定在每月的初一。因此,日食有时发生在月终的晦日,有时发生在初二。

容成

拼音:rónɡ chénɡ 首字母大写:RC五笔:pww dn 容成的同义词反义词
1.相传为黄帝大臣,发明历法。《汉书.艺文志》"阴阳家"有《容成子》十四篇,又"方技﹑房中"有《容成阴道》二六卷,皆不传。后道家将其附会为仙人。 2.复姓。见《通志.氏族五》。

闰年

拼音:rùn nián 首字母大写:RN五笔:ugd tg 闰年的同义词反义词
历法术语之一。如公历中有闰日和夏历中有闰月的年。公历闰年的2月为29天,全年366天。夏历闰年有十三个月,全年384天或385天。

太初历

拼音:tài chū lì 首字母大写:TCL五笔:dy puv de 太初历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历法名。汉武帝太初元年邓平﹑落下闳等人所造。把一日分做八十一分﹐故又称"八十一分律历"。《太初历》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推算出135个月有23次交食的周期。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起到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止﹐共施行188年。原著已佚。

司历

拼音:sī lì 首字母大写:SL五笔:ngk de 司历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司历"。 2.掌管历法之官。 3.掌管时历。

数术

拼音:shù shù 首字母大写:SS五笔:ov sy 数术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术数。古代关于天文﹑历法﹑占卜的学问。

太阴历

拼音:tài yīn lì 首字母大写:TYL五笔:dy be de 太阴历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即阴历。历法的一种。历月的长短依据天象而定﹐平均值大致等于朔塑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历年的长短只是历月的整倍数﹐和回归年无关。通常说的"阴历"指我国旧时通用的历法﹐即农历。

太史

拼音:tài shǐ 首字母大写:TS五笔:dy kri 太史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西周﹑春秋时太史掌记载史事﹑编写史书﹑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和天文历法等。秦汉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时星历。魏晋以后﹐修史之职归著作郎﹐太史专掌历法。隋改称太史监﹐唐改为太史局﹐宋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元改称太史院。明清称钦天监;修史之职归之翰林院﹐故俗称翰林为太史。参阅《通典.职官八》﹑《续通典.职官八》。 2.复姓。汉末有太史慈。见《三国志》本传。
11121314 共13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