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皓东(1867-1895)

拼音:lù hào dōnɡ (1867-1895)首字母大写:LHD(1867-1895)五笔:bgb rtfk ai (1867-1895) 陆皓东(1867-1895)的同义词反义词
近代民主革命者。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895年与孙中山组织香港兴中会机关,参与策划广州起义,并绘制青天白日旗为军旗。事败被捕遇害。

密山

拼音:mì shān 首字母大写:MS五笔:pnt mmm 密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代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七十二里,曰密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铁。" 2.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指峚山。

南台

拼音:nán tái 首字母大写:NT五笔:fm ck 南台的同义词反义词
1.十六国夏主赫连勃勃取长安后,称长安曰南台。 2.御史台。以在宫阙西南,故称。 3.台名。即戏马台。在江苏省铜山县南。晋义熙中,刘裕尝大会群僚赋诗于此。南朝宋元嘉时,魏主南侵至彭城,亦尝登此。《水经注》谓即项羽掠马台,其下有玉钩斜道。 4.台名。瀛台的旧称。在北京。 5.山名。即钓台山。在福建省福州市南闽江中,故亦曰南台山。 6.山名。在广州香山县(今中山县)南五十里,两山相对如台,故名。参阅《明一统志》。

南燕

拼音:nán yàn 首字母大写:NY五笔:fm aku 南燕的同义词反义词
1.春秋诸侯国名。 2.晋时十六国之一。北魏兵破后燕国都中山(今河北定县),承相慕容德率众迁到滑台(今河南滑县),于公元398年自称燕王,史称南燕,是鲜卑慕容氏在中原的最后一个政权。有今山东东部及河南的一部分。公元410年为东晋刘裕所灭。

青年装

拼音:qīnɡ nián zhuānɡ 首字母大写:QNZ五笔:gef tg ufy 青年装的同义词反义词
男式上装的一种。外形与中山装相似。衣领为封口立领;前身有三只挖袋,左上小袋为手巾袋,下面两只大袋为有盖挖袋;正中五粒明钮(亦有暗钮)。款式简洁明快。适合青年和学生穿着。面料选择富有质感、图案较为新颖的布料。

三大政策

拼音:sān dà zhènɡ cè 首字母大写:SDZC五笔:dg dd ght tsm 三大政策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桑封

拼音:sānɡ fēnɡ 首字母大写:SF五笔:cccs fffy 桑封的同义词反义词
1."桑主"。《山海经·中山经》:"其余十三山者,毛用一羊,县婴用桑封,瘗而不糈。桑封者,桑主也,方其下而鋭其上,而中穿之加金。"一说为藻珪之误。袁珂校注:"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第一章注谓经文桑封系藻珪之误,桑主即藻玉……其说近是。"

实业计划

拼音:shí yè jì huà 首字母大写:SYJH五笔:pu oh yf aj 实业计划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名《物质建设》。孙中山所著《建国方略》一书组成部分。1919年全文发表。共提出六个计划。包括在渤海湾建北方大港,杭州湾建东方大港,广州建南方大港,建造十万英里铁路,发展工业和采矿业等。提出在坚持独立和主权前提下利用外资办实业的主张。

食子

拼音:shí zǐ 首字母大写:SZ五笔:wyv bb 食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1.战国时,魏将乐羊为表示忠于魏国,而忍心吃了中山国烹其子所做的羹。事载《战国策.魏策三》﹑《中山策》﹑《韩非子.说林上》。 2.混饭吃的人。 3.方言。食物。

霜钟

拼音:shuānɡ zhōnɡ 首字母大写:SZ五笔:fsh qkhh 霜钟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霜钟"。 2.指钟或钟声。语本《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1112131415 共17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