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勒

拼音:tiě lè 首字母大写:TL五笔:qtg afe 铁勒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族名。汉时称丁零﹐北魏时称敕勒或铁勒。隋时铁勒各部分布于东至独洛河(今土拉河)以北﹑西至西海(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分属东﹑西突厥。其漠北十五部以薛延陀与回纥为最着。

天山

拼音:tiān shān 首字母大写:TS五笔:gd mmm 天山的同义词反义词
1.山名。(1)一名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杭爱山脉。北魏太延四年(公元438年)拓跋焘击柔然﹐从浚稽山北向天山﹐即此。(2)唐时称伊州﹑西州以北一带山脉为天山。也称白山﹑折罗漫山。伊州﹑今新疆哈密县;西州﹐今吐鲁番盆地一带。参阅《元和郡县志.伊州》﹑《太平寰宇记.伊州》。 2.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西端伸入苏联中亚细亚。全长2500公里﹐宽250-300公里﹐为......更多

廷尉平

拼音:tínɡ wèi pínɡ 首字母大写:TWP五笔:tfpd nfif guf 廷尉平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廷平"。亦作"廷尉评"。亦作"廷评"。 2.官名,汉时为廷尉属官。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廷尉平四人:称左右平,秩六百石。东汉光武帝省右平,唯有左平一人,掌平决诏狱事。魏晋以后不分左右,直谓之廷尉评。北魏﹑北齐及隋各设廷尉评一人。隋文帝开皇三年罢。至炀帝及唐太宗时复置评事,属大理寺,但一般仍以"廷评"称之。

五丁

拼音:wǔ dīnɡ 首字母大写:WD五笔:gg sgh 五丁的同义词反义词
1.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艺文类聚》卷七引汉扬雄《蜀王本纪》:"天为蜀王生五丁力士,能献山,秦王(秦惠王)献美女与蜀王,蜀王遣五丁迎女。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五丁并引蛇,山崩,秦五女皆上山,化为石。"一说"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 2.泛指力士。

魏孝文帝改革

拼音:wèi xiào wén dì ɡǎi ɡé 首字母大写:WXWDGG五笔:tvr ftb yygy yuph nt af 魏孝文帝改革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魏孝文帝(471-499年在位)进行的政治改革。孝文帝五岁即位,其祖母冯太后临朝,颁行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等。孝文帝亲政后,将国都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继而禁鲜卑语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改胡服为汉服,仿南朝典则定官制朝仪。这些改革有利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和北方的统一。

戏马台

拼音:xì mǎ tái 首字母大写:XMT五笔:ca cg ck 戏马台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迹名。在江苏省铜山县南。即项羽凉马台。晋义熙中,刘裕曾大会宾客赋诗于此。 2.古迹名。在河北临漳县西。又名阅马台。后赵石虎所筑。虎从台上施放响箭,作为军骑出入的信号。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 3.古迹名。在江苏省江都县。台下有路,名玉钩斜,是隋代埋葬宫女的地方。见《嘉庆一统志.扬州府二》。

杨白花

拼音:yánɡ bái huā 首字母大写:YBH五笔:snr rrr awx 杨白花的同义词反义词
1.乐府杂曲歌辞名。北魏名将杨大眼之子杨白花,容貌瑰伟,胡太后逼通之。会父大眼卒,白花惧及祸,改名华拥部曲降南朝梁。太后追思不已,为作《杨白花歌》,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足歌之,声甚凄婉。见《梁书·杨华传》﹑《南史·王神念传》。歌辞载《乐府诗集》卷七三。 2.指柳絮。亦喻指薄幸之人。

小宰相

拼音:xiǎo zǎi xiànɡ 首字母大写:XZX五笔:ih puj sh 小宰相的同义词反义词
1.北魏时称侍中黄门。

修定寺塔

拼音:xiū dìnɡ sì tǎ 首字母大写:XDST五笔:wht pgh ff faw 修定寺塔的同义词反义词
1.修定寺在安阳县城西北清凉山南麓。修定寺创建于北魏,后屡有兴废,今仅存唐建方塔。塔之四壁由模制浮雕砖镶嵌而成,上部为垂幛璎珞,其余部分为菱形方格,内有青龙﹑白虎﹑真人﹑武士﹑金刚﹑力士﹑宝象﹑侍女﹑胡人﹑童子﹑天马﹑猛狮等各种图案。制作精细,玲珑剔透,形象生动逼真,是少见的艺术珍品。

悬空寺

拼音:xuán kōnɡ sì 首字母大写:XKS五笔:egcn pw ff 悬空寺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山西省浑源县南恒山唐峪口西峭壁上。始建于北魏。有大小殿阁三十余座,凌空建在峭壁之上,用数十根木柱支撑,远望如半空悬吊,故名。最高的三教殿有释迦牟尼、阿难神像、铁铸韦陀及浮雕。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12131415 共25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