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
拼音:qīnɡ hǎi shěnɡ 首字母大写:QHS五笔:gef itx ith 青海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简称“青”。在中国西北部。面积7212万平方千米。人口约4562万(1995年)。少数民族占总人数40%,以藏族居多,次为回、土、撒拉、蒙古等族。1928年置省。省会西宁。大部分属青藏高原,西北为柴达木盆地。气候高寒干燥。境内有中国第一大湖青海湖。长江和黄河源地。中国重要牧区,盛产羊毛。盐类、铅锌和水能资源丰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拼音:shè huì zhǔ yì shì chǎnɡ jīnɡ jì 首字母大写:SHZYSCJJ五笔:py wfc y yr ym fnrt x iy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通过价值规律调节社会生产和流通的商品经济形式。其特点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对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调节生产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推动科技和生产的发展;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
上游
拼音:shànɡ yóu 首字母大写:SY五笔:h iytb 上游的同义词反义词
①河流紧接着河源的河段。与河源和中游并无严格的分界。上游河段一般落差大,河床深狭,水流湍急,两岸多高山,多急滩瀑布,水力资源丰富。
②比喻前列或高位。今多比喻先进:征东幕府十三州,敢望非才忝上游|作气须先鼓,争雄必上游|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生产布局
拼音:shēnɡ chǎn bù jú 首字母大写:SCBJ五笔:tgd u dmh nnk 生产布局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称“生产分布”、“生产配置”或“生产力布局”。指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地理分布。包括生产的具体地点(地区)、规模、相互联系和地域结构。生产布局随生产的发展而变化,又对生产发展起促进或限制作用。生产布局受到自然条件(地质、地形、气候、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市场、交通、发展经济的政策,以及政治、国防等因素)和技术条件(生产工具、运输工具、生产流程等)的综合制约。
塔克拉玛干沙漠
拼音:tǎ kè lā mǎ ɡān shā mò 首字母大写:TKLMGSM五笔:faw dq ru gcg fggh iit iaj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最大的沙漠。在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部。面积337万平方千米。流动沙丘占总面积85%。沙丘一般高100~150米。沙漠外围为冲积平原和戈壁,河谷地带为绿洲。石油资源丰富。
塔里木盆地
拼音:tǎ lǐ mù pén dì 首字母大写:TLMPD五笔:faw jfd ssss wvl f 塔里木盆地的同义词反义词
中国最大的盆地。在新疆南部,天山和昆仑山之间。面积53万平方千米。封闭性内陆盆地。底部海拔1000米左右。气候极为干旱,腹地形成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塔里木河流经沙漠边缘,周围高山和沙漠间分布一连串绿洲,农业发达。富石油资源。
生态工程
拼音:shēnɡ tài ɡōnɡ chénɡ 首字母大写:STGC五笔:tgd dyn a tkgg 生态工程的同义词反义词
运用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原理建立的生产工艺体系。结构复杂、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能在有限空间养育最多的生物种类,各种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资源能被不同营养级的生物充分利用。
生态学
拼音:shēnɡ tài xué 首字母大写:STX五笔:tgd dyn ipb 生态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有助于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
太平洋
拼音:tài pínɡ yánɡ 首字母大写:TPY五笔:dy guf iu 太平洋的同义词反义词
世界第一大洋。在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间。面积1796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028米,有一万多个岛屿,是世界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海洋资源丰富。渔业生产在世界各大洋中居首位。近海大陆架多石油和天然气,深海盆地有丰富的锰结核矿。在国际交通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