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交际语

拼音:ɡònɡ tónɡ jiāo jì yǔ 首字母大写:GTJJY五笔:aw m ur bf ygk 共同交际语的同义词反义词
1.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间共同使用的主要语言。如我国的汉语﹑苏联的俄语。国际会议上确定的几种共同使用的语言﹐也叫共同交际语。例如联合国大会规定的正式语文和工作语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等。

湖北省

拼音:hú běi shěnɡ 首字母大写:HBS五笔:ide ux ith 湖北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别称“鄂”。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面积186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5727万(1995年),有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清代置省。省会武汉。西、北、东为山地、丘陵,中南部为江汉平原。长江由西向东流贯,北有汉水汇入。淡水湖数量全国第一。亚热带湿润区。经济较发达。主要工业有钢铁、机械、电力(水电为主)和纺织。农产中稻米、棉花、油菜籽和芝麻产量居全国前列。重要商品粮产区。淡水渔业发达。

鼓吹乐

拼音:ɡǔ chuī lè 首字母大写:GCL五笔:fkuc kqw tn 鼓吹乐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古乐的一种。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源于北方少数民族。汉初边军用之,后渐用于朝廷。当时鼓吹乐被认为是很隆重的音乐,万人将军方可备置。魏晋以后,牙门督将五校均得用之,明以后士庶吉凶之礼及迎神赛会亦均用之。历代鼓吹乐多有歌辞配合。

国防文学

拼音:ɡuó fánɡ wén xué 首字母大写:GFWX五笔:l byt yygy ipb 国防文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1.1936年初,上海文艺界为响应中国共产党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促进文艺界的广泛团结﹑更好地为抗日救亡运动服务而提出的口号,为抗日救亡运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国际争端

拼音:ɡuó jì zhēnɡ duān 首字母大写:GJZD五笔:l bf qv um 国际争端的同义词反义词
国家与国家之间发生的纠纷。有因政治、经济原因引起的争端,也有因边界划分、民族矛盾、宗教信仰等引起的冲突。

海南省

拼音:hǎi nán shěnɡ 首字母大写:HNS五笔:itx fm ith 海南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别称“琼”。在中国最南部。省境由海南岛及散布在南海的西沙、中沙、南沙三群岛组成,面积339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区。人口702万(1995年)。有黎、苗等少数民族。1988年建省。省会海口。主岛中南部是以五指山为主的山地,北部为平原。地处热带,降水多。中国最大的热带作物基地。产优质铁矿,近海富天然气。现已开放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豪萨人

拼音:háo sà rén 首字母大写:HSR五笔:ypg abu w 豪萨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西非中部地区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尼日利亚和尼日尔,少数分布在喀麦隆、乍得、加纳等国。约2410万人(1985年)。讲豪萨语。多信伊斯兰教,有些还保留原始信仰。小孩行割礼。主要从事农牧业。手工业、商业也很发达。

胡貉

拼音:hú mò 首字母大写:HM五笔:deg etkg 胡貉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胡狢"。亦作"胡貊"。 2.古代称北方各民族。

胡人

拼音:hú rén 首字母大写:HR五笔:deg w 胡人的同义词反义词
1.我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隋唐时亦特指中亚粟特人。后泛称外国人。

吉卜赛

拼音:jí bǔ sài 首字母大写:JBS五笔:fk hhy pa 吉卜赛的同义词反义词
1.英语Gypsy的音译。民族名。原居印度北部,十世纪时始向外迁移,流浪在西亚﹑北非﹑欧洲﹑美洲等地,多从事占卜﹑歌舞等职业。也叫茨冈人。
1617181920 共116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