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
拼音:shù zǐ 首字母大写:SZ五笔:oao bb 庶子的同义词反义词
1.周代司马的属官。掌诸侯﹑卿大夫之庶子的教养等事。秦因之,置中庶子﹑庶子员。汉以后为太子属官。两晋﹑南北朝称中庶子﹑庶子。隋﹑唐以后,改称左右庶子。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2.旧时指嫡子以外的众子;亦指妾所生之子。
3.战国时秦国隶属于有爵者的服役之人。
台省
拼音:tái shěnɡ 首字母大写:TS五笔:ck ith 台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1.汉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后因以"台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南北朝以来﹐虽然尚书台已多改称尚书省﹐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权的制度﹐但"台省"之称仍沿用不变。
2.唐代有时亦将三和公御史台合称为"台省"。
太极宫
拼音:tài jí ɡōnɡ 首字母大写:TJG五笔:dy sby pk 太极宫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宫名。即隋大兴宫。唐武德元年改称。龙朔后﹐皇帝常居大明宫﹐或遇大礼大事﹐则居太极宫。以其在西﹐故曰西内。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北故宫城内。参阅宋王溥《唐会要.大内》。
太史
拼音:tài shǐ 首字母大写:TS五笔:dy kri 太史的同义词反义词
1.官名。西周﹑春秋时太史掌记载史事﹑编写史书﹑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和天文历法等。秦汉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时星历。魏晋以后﹐修史之职归著作郎﹐太史专掌历法。隋改称太史监﹐唐改为太史局﹐宋有太史局﹑司天监﹑天文院等名称。元改称太史院。明清称钦天监;修史之职归之翰林院﹐故俗称翰林为太史。参阅《通典.职官八》﹑《续通典.职官八》。
2.复姓。汉末有太史慈。见《三国志》本传。
太尉
同学
拼音:tónɡ xué 首字母大写:TX五笔:m ipb 同学的同义词反义词
1.同师受业。
2.同师受业的人。
3.清代严禁文人结社,禁用社兄﹑盟弟等称呼,于是文人之间改称同学。
4.在同一个学校学习的人。
5.对在校学生的通称。
天井关
拼音:tiān jǐnɡ ɡuān 首字母大写:TJG五笔:gd fjk udu 天井关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又名太行关。在今山西晋城县南太行山顶﹐因关南有天井泉三处得名。形势险峻﹐当太行南北要冲﹐历代为兵争要地。宋靖康元年改称雄定关﹐元末亦名平阳关。
文思院
拼音:wén sī yuàn 首字母大写:WSY五笔:yygy ln bpf 文思院的同义词反义词
1.唐宫殿名。唐武宗好长生术﹐于大明宫筑望仙台﹐宣宗即位后罢。大中八年重加修葺﹐改称文思院。见唐裴庭裕《东观奏记》卷上。
2.宋官署名。属少府监﹐下设美术工艺作坊共四十二所。
天皇
拼音:tiān huánɡ 首字母大写:TH五笔:gd rgf 天皇的同义词反义词
日本皇帝的称号。公元5世纪时称“大王”,后改称“天皇”。大化改新后,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到了幕府时代,形同虚设。19世纪明治维新后,成为握有绝对权力的专制君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谓天皇的“神圣性”被否定,天皇成为日本国家的象征。
廷尉
拼音:tínɡ wèi 首字母大写:TW五笔:tfpd nfif 廷尉的同义词反义词
官名。掌司法刑狱。始置于秦,汉景帝时改称大理,武帝时复称廷尉。东汉后或称廷尉、大理和廷尉卿。北齐至明清都称大理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