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显(约337-约422)
拼音:fǎ xiǎn ( yuē 337- yuē 422)首字母大写:FX(Y337-Y422)五笔:ifc jo ( xq 337- xq 422) 法显(约337-约422)的同义词反义词
东晋旅行家,高僧。本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临汾县境)人。为求佛法,于公元399年西行取经,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西域,前后十五年游历天竺、狮子国(今斯里兰卡)、耶婆提国(今印尼爪哇)。然后经南海、东海回国,于412年到青州牢山(今青岛崂山)登陆。是中国经陆路到达印度并由海上回国而留下记载的第一人。所著《佛国记》(又称《法显传》)是研究南亚各国古代史地的重要资料。
范文澜(1893-1969)
拼音:fàn wén lán (1893-1969)首字母大写:FWL(1893-1969)五笔:aib yygy ius (1893-1969) 范文澜(1893-1969)的同义词反义词
史学家。浙江绍兴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1940年到延安,主编有《中国通史简编》,是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论述中国历史的通史著作;又撰有《中国近代史》(上编)。建国后,长期从事《中国通史简编》的修订工作。曾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国务员
拼音:ɡuó wù yuán 首字母大写:GWY五笔:l te km 国务员的同义词反义词
1.民国初年置国务院,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参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临时政府文件辑要》。
古今图书集成
拼音:ɡǔ jīn tú shū jí chénɡ 首字母大写:GJTSJC五笔:dgh wyn ltu nnh wys dn 古今图书集成的同义词反义词
原名《古今图书汇编》。类书名。清康熙年间陈梦雷等原辑,雍正年间蒋廷锡等奉雍正帝命重辑,并改现名。全书一万卷,目录四十卷,约一亿六千万字。分六编、三十二典、六千一百零九部。每部按汇考、总论、图表、列传、纪事等贯串中国历代史料和有关人物。有1934年中华书局影印缩印本和1986年缩印本。
吕思勉(1884-1957)
拼音:lǚ sī miǎn (1884-1957)首字母大写:LSM(1884-1957)五笔:kk ln qkqe (1884-1957) 吕思勉(1884-1957)的同义词反义词
史学家。字诚之,江苏武进人。十六岁起自学古史典籍,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并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1921年出版《白话本国史》,是较早的一部有系统的中国通史。建国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作编为《吕思勉史学论著》。
欧阳修(1007-1072)
拼音:ōu yánɡ xiū (1007-1072)首字母大写:OYX(1007-1072)五笔:arq bj wht (1007-1072) 欧阳修(1007-1072)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天圣年间进士。初为馆阁校勘,因主张革新几次被贬,知滁州、扬州、应天府。后官至参知政事,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辞官。卒后谥文忠。为北宋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醉翁亭记》为散文名篇。另有《新唐书》、《新五代史》、《六一诗话》、《集古录》等著作。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平话
拼音:pínɡ huà 首字母大写:PH五笔:guf ytd 平话的同义词反义词
宋元时期民间说书的一种。讲说历代兴废和战争故事,据史传加以铺叙引申。也称“讲史”。记录时多用浅近文言。今所见最早的平话是宋代佚名《五代史平话》。明清以后亦称“评话”,江浙一带则专用来称呼说“大书”的,内容多讲历史故事或小说故事。
刑法志
拼音:xínɡ fǎ zhì 首字母大写:XFZ五笔:gajh ifc fn 刑法志的同义词反义词
1.旧时纪传体断代史中以综述刑法为内容的篇目。汉代班固的《汉书》首创这种体制,后来各代史书多数沿用。或称《刑罚志》﹑《刑志》。
夏书
拼音:xià shū 首字母大写:XS五笔:dht nnh 夏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记载夏代史事的书。《尚书》中《禹贡》﹑《甘誓》﹑《五子之歌》﹑《胤征》共四篇,旧亦称《夏书》。近人多以《禹贡》为后人所作,《五子之歌》和《胤征》为伪《古文尚书》,《甘誓》可能本是《商书》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