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调
双十协定
拼音:shuānɡ shí xié dìnɡ 首字母大写:SSXD五笔:cc fg fe pgh 双十协定的同义词反义词
即《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1945年10月10日国共代表在重庆经过谈判,签字达成的会谈纪要。共十二条。主要内容有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身体、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等。但在解放区政权和军队等根本问题上,国民党在“统一军令”、“政令”的借口下,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拼音:tái wān mín zhǔ zì zhì tónɡ ménɡ 首字母大写:TWMZZZTM五笔:ck iyo n y thd ick m jel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的同义词反义词
简称“台盟”。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1947年成立。由台湾省一部分爱国民主人士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
协约
参政党
拼音:cān zhènɡ dǎnɡ 首字母大写:CZD五笔:cd ght ip 参政党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中国,指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民主党派。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它们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参政议政
拼音:cān zhènɡ yì zhènɡ 首字母大写:CZYZ五笔:cd ght yyr ght 参政议政的同义词反义词
特指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内容。
订制
冯玉祥(1882-1948)
拼音:fénɡ yù xiánɡ (1882-1948)首字母大写:FYX(1882-1948)五笔:ucg gy pyu (1882-1948) 冯玉祥(1882-1948)的同义词反义词
国民党爱国将领。安徽巢县(今巢湖)人。1924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将所部改为国民军,并电邀孙中山北上。1926年在五原誓师,脱离北洋军阀,加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1930年与阎锡山、李宗仁等举兵反蒋(介石),先后爆发了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曾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抗日战争初期,任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抗战胜利后因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策,被迫去......更多
共同纲领
拼音:ɡònɡ tónɡ ɡānɡ lǐnɡ 首字母大写:GTGL五笔:aw m xmr wycm 共同纲领的同义词反义词
1.政党﹑集团之间﹐在一定时期内﹐为统一行动﹐经过协商而制定的共同遵守的奋斗目标和方针政策。它是这些政党或集团统一行动的政治基础。
2.特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纲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通过的。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的建国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怀仁堂
拼音:huái rén tánɡ 首字母大写:HRT五笔:ndh wfg ipkf 怀仁堂的同义词反义词
原名“仪鸾殿”。在北京中南海北岸。始建于1888年,1900年被八国联军所毁,1901年重建,改称今名。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此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