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

拼音:ɡǔ jié hé 首字母大写:GJH五笔:me xf syn 骨结核的同义词反义词
1.病名。由结核杆菌侵入骨组织引起,症状是局部疼痛﹑肌肉收缩﹑机能障碍﹑局部变形,并有不同程度的消瘦﹑贫血﹑盗汗﹑发热等。中医叫骨痨。

肺结核

拼音:fèi jié hé 首字母大写:FJH五笔:egm xf syn 肺结核的同义词反义词
慢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结核杆菌。症状是低热,夜间盗汗,咳嗽,多痰,消瘦,有时咯血。通称肺病。

副伤寒

拼音:fù shānɡ hán 首字母大写:FSH五笔:gkl wte paw 副伤寒的同义词反义词
1.急性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副伤寒杆菌。症状较伤寒轻,病程比伤寒短。

黄连素

拼音:huánɡ lián sù 首字母大写:HLS五笔:amw lp gxi 黄连素的同义词反义词
从黄连、黄柏、三颗针、十大功劳等含小檗碱的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现已能化学合成。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流感病毒等有抑制作用,但由于口服后吸收差,故常用于肠道感染如菌痢、胃肠炎等。

狼疮

拼音:lánɡ chuānɡ 首字母大写:LC五笔:qtyv uwb 狼疮的同义词反义词
皮肤病,病原体是结核杆菌,多发生在面部,症状是皮肤出现暗红色的结节,逐渐增大,形成溃疡,结黄褐色痂,常形成瘢痕。

麻风病

拼音:má fēnɡ bìnɡ 首字母大写:MFB五笔:oss wr ugm 麻风病的同义词反义词
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传染方式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偶尔通过内衣、被褥或日用品间接传染。麻风杆菌必须从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侵入人体,如人体免疫力较差时,经过一定的潜伏期会发病。初起皮肤麻木,触觉迟钝,不能辨别冷热,经过多年以后,才发生皮疹和神经症状。

痲疯

拼音:má fēnɡ 首字母大写:MF五笔:ufqq uwr 痲疯的同义词反义词
1.又称癞。俗称大麻风。由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初起先觉患部麻木不仁﹐次发红斑﹐继则肿溃无脓﹐久可蔓延全身肌肤而出现眉落﹑目损﹑鼻崩﹑唇反﹐足底穿等严重症候。

脐风

拼音:qí fēnɡ 首字母大写:QF五笔:eyj wr 脐风的同义词反义词
1.中医指初生婴儿的破伤风。多由接生时用未经消毒的器具切断脐带﹐感染破伤风杆菌引起。发病多在出生后四到六天﹐故也称"四六风"。有的地区以其发病在一周之内﹐称"七日风"。

鼧鼥

拼音:tuó fèi 首字母大写:TF五笔:enux enuy 鼧鼥的同义词反义词
1.旱獭。也称土拨鼠。体粗壮,头阔耳小,前肢爪发达。穴土而居,以植物为食。皮可为裘。为鼠疫杆菌的主要传播者。

细菌性痢疾

拼音:xì jūn xìnɡ lì ji 首字母大写:XJXLJ五笔:xl alt ntg utj utd 细菌性痢疾的同义词反义词
简称“菌痢”。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便等。大多由污染食物经口传染。
1234 共3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