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档
舞台摄影
拼音:wǔ tái shè yǐnɡ 首字母大写:WTSY五笔:tgl ck rbcc jy 舞台摄影的同义词反义词
以舞台演出的戏剧、舞蹈、曲艺、音乐和杂技等为表现对象的摄影。通过摄影艺术再现舞台表演内容以及演员的表演艺术。
折子书
拼音:zhé zi shū 首字母大写:ZZS五笔:rr bb nnh 折子书的同义词反义词
1.曲艺名词。指从评语﹑弹词等的长篇曲目中,选择一回或一段,经过一定的整理加工,成为一个可以独立演出的曲目。一般要求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有头有尾。现在苏州评话﹑弹词的一出折子书,大多在四十五分钟到一个小时内演完。
宝莲灯
拼音:bǎo lián dēnɡ 首字母大写:BLD五笔:pgy alp osh 宝莲灯的同义词反义词
又名《劈山救母》。戏曲传统剧目。华山三圣母与书生刘彦昌相爱结合,赠以宝莲灯;其兄二郎神以触犯天条罪名,将她镇于华山之下。三圣母生子沉香,由刘彦昌扶养。后沉香得霹雳大仙传授武艺,战败二郎神,斧劈华山,救出母亲。沉香救母故事宋元时即已流行,戏曲、曲艺、舞剧均有演出。
保留剧目
百戏
拼音:bǎi xì 首字母大写:BX五笔:dj ca 百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古代杂技、乐舞表演的总称。秦汉时已盛行。包括杂技、幻术和歌舞等。南北朝以后也称“散乐”。隋代曾把四方散乐集中到洛阳(今属河南)表演。唐宋两代除宫廷演出外,唐代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寺院里设“戏场”,宋代在大城市设瓦舍,作为百戏一类技艺的表演场所。元代以后,“百戏”一词已少用。
白杨(1920-1996)
拼音:bái yánɡ (1920-1996)首字母大写:BY(1920-1996)五笔:rrr snr (1920-1996) 白杨(1920-1996)的同义词反义词
电影演员。原名杨成芳,湖南湘阴(今汨罗)人。女。1931年从影。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上海影人剧团,赴重庆演出抗日剧目。建国后曾任中国影协副主席。主演影片有《十字街头》、《中华儿女》、《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祝福》等。论著有《电影表演技艺漫笔》、《电影表演探索》等。
边幕
拼音:biān mù 首字母大写:BM五笔:ep ajdh 边幕的同义词反义词
1.指边地军营的帐幕。
2.舞台装置。丝绒或绸布制成。装置于舞台的两侧,其数一至数道不等,与沿幕互成直角。它的作用是避免舞台两侧的非剧中人﹑物被观众看见,影响演出效果。
表演
藏戏
拼音:zànɡ xì 首字母大写:ZX五笔:aau ca 藏戏的同义词反义词
1.藏族戏曲剧种。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云南﹑四川的部分地区。演出分"顿(开场式)"﹑"雄(正戏)"﹑"扎西(结尾的集体歌舞)"三部分。用鼓和钹伴奏,唱时有帮腔。人物大多戴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