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拍器
拼音:jié pāi qì 首字母大写:JPQ五笔:ab rrg kkd 节拍器的同义词反义词
确定乐曲节拍速度的仪器。以德国技师梅尔策尔于1816年改进的最为流行。高约25厘米的金字塔形木匣,内设钟摆机件。面板上有刻度表,标明每分钟摆动次数(40~208次)。今有采用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石英节拍器,台钟式、闪光式节拍器等。
荆刘拜杀
拼音:jīnɡ liú bài shā 首字母大写:JLBS五笔:aga yj rdfh rsu 荆刘拜杀的同义词反义词
元明间流行的《荆钗记》、《刘知远》(即《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四个南戏剧目的合称。
锦歌
拼音:jǐn ɡē 首字母大写:JG五笔:qrm sks 锦歌的同义词反义词
1.也叫杂锦歌。曲艺的一种。流行于福建西南部﹑台湾及东南亚华侨集中地区。由福建南部民间歌谣发展而成。一般为四人演唱﹐主要以琵琶﹑三弦﹑大管弦﹑洞箫等乐器伴奏。
金钱板
拼音:jīn qián bǎn 首字母大写:JQB五笔:qqq qg src 金钱板的同义词反义词
1.曲艺的一种。流行于四川和贵州一带。一人或两人演唱。以数板为主﹐但每唱一段略有拖腔。乐器为三块竹板﹐其中一块竹板嵌有活动的铜钱﹐以此得名。演唱者左手执两块﹐右手执一块﹐边打边唱。曲目以短篇居多。
2.曲艺演员打拍子用的器具﹐竹板上系着铜钱之类的金属片。
京韵大鼓
决斗
乐平腔
老调
李可及
拼音:lǐ kě jí 首字母大写:LKJ五笔:sb sk by 李可及的同义词反义词
唐代艺人。唐懿宗时为宫廷伶官。擅演参军戏。通音律,能啭喉唱新声曲,音辞曲折,称为“拍弹”,流行民间。编有大型舞蹈节目《叹百年队舞》、《菩萨蛮队舞》等。
孔雀舞
拼音:kǒnɡ què wǔ 首字母大写:KQW五笔:bnn iwyf tgl 孔雀舞的同义词反义词
1.傣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云南省傣族地区。舞者多为男子,舞时一人或两人,身上套着孔雀形状的道具,舞姿模仿孔雀的形象。解放后,也有男女不套孔雀形道具而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