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问
拼音:duì wèn 首字母大写:DW五笔:cf uk 对问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互相问答交谈。
2.古代文体之一。战国时宋玉作《对楚王问》﹐以答问形式抒写情志﹐后因名其体为"对问"。
3.应诏回答帝王的问难。
4.指受审问。
访议
拼音:fǎnɡ yì 首字母大写:FY五笔:yyt yyr 访议的同义词反义词
1.咨询﹐谋议。
2.依据义理。访﹐通"放"﹔议﹐通"义"。《战国策.赵策二》﹕"诗云﹕'服难以勇﹐治乱以知﹐事之计也。立傅以行﹐教少以学﹐义之经也。循计之事﹐失而不累﹔访议之行﹐穷而不忧。'"吴师道补正﹕"'访义'﹐又疑'放义'﹐谓放于义也。"诸祖耿汇考﹕"吴师道又疑访议当作放义﹐与循计句并承上文而言﹐于义亦得。"一说﹐义为征询意见。吴师道补正﹕"循计谋之事﹐虽有故失而无累。访谋议之行﹐虽有穷急而不忧。"
割臂盟公
拼音:ɡē bì ménɡ ɡōnɡ 首字母大写:GBMG五笔:pdhj nku jel wc 割臂盟公的同义词反义词
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汾阴
拼音:fén yīn 首字母大写:FY五笔:iwv be 汾阴的同义词反义词
1.地名。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境内。因在汾水之南而名。汉武帝时曾于此得宝鼎。战国时属魏,汉始建县。唐开元十年改名宝鼎县,宋改荣和县,元明清因之。
泛梗
拼音:fàn ɡěnɡ 首字母大写:FG五笔:itp sgjr 泛梗的同义词反义词
1.亦作"泛梗"。
2.《战国策.齐策三》:"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歳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因以"泛梗"喻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