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高原
拼音:pà mǐ ěr ɡāo yuán 首字母大写:PMEGY五笔:mhr oyt qi ymk dr 帕米尔高原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亚洲中部,跨中国新疆西南部和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两国。亚洲主要山脉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等交汇于此,为世界著名山结。平均海拔4000米。气候高寒。冰川广布,人烟稀少。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经此。
青岛市
拼音:qīnɡ dǎo shì 首字母大写:QDS五笔:gef qmk ym 青岛市的同义词反义词
在山东省东部,南滨黄海,西临胶州湾,胶济铁路终点。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29年设市。人口2184万(1995年)。是山东省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1984年辟为对外开放城市。为中国优良海港之一。特产青岛啤酒、崂山矿泉水。名胜古迹有前海栈桥、汇泉、海产博物馆、海水浴场等。夏季气候凉爽,为著名疗养胜地。高等学校有青岛海洋大学。
愆伏
拼音:qiān fú 首字母大写:QF五笔:tign wdy 愆伏的同义词反义词
《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愆阳:冬天阳温。伏阴:夏天阴凉)后因以“愆伏”指气候失常,冷暖不调: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
上得天时,下得地利
拼音:shànɡ dé tiān shí , xià dé dì lì 首字母大写:SDTS,XDDL五笔:h tj gd jf , gh tj f tjh 上得天时,下得地利的同义词反义词
指作战既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又有优越的地理形势作依托。也形容办事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极为有利。
全球环境监测系统
拼音:quán qiú huán jìnɡ jiān cè xì tǒnɡ 首字母大写:QQHJJCXT五笔:wg ggi gdh fuj jtyl imj txi xyc 全球环境监测系统的同义词反义词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所属的全球和地区环境监测协调中心。1974年成立。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负责协调国际上有关的监测活动。开展气候观测、可更新资源监测、污染物远程迁移监测、海洋污染状况监测和人体健康检验等。
瑞典
拼音:ruì diǎn 首字母大写:RD五笔:gmd maw 瑞典的同义词反义词
北欧国家。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临波罗的海。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人口880万(1995年)。首都斯德哥尔摩。地势由西北山地向东南沿海低地倾斜。湖泊众多。大部分属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富森林、铁矿和水力。经济发达。纸张、纸浆和优质特种合金钢的出口居世界前列。
青海省
拼音:qīnɡ hǎi shěnɡ 首字母大写:QHS五笔:gef itx ith 青海省的同义词反义词
简称“青”。在中国西北部。面积7212万平方千米。人口约4562万(1995年)。少数民族占总人数40%,以藏族居多,次为回、土、撒拉、蒙古等族。1928年置省。省会西宁。大部分属青藏高原,西北为柴达木盆地。气候高寒干燥。境内有中国第一大湖青海湖。长江和黄河源地。中国重要牧区,盛产羊毛。盐类、铅锌和水能资源丰富。
全天候
日本
拼音:rì běn 首字母大写:RB五笔:jjjj sg 日本的同义词反义词
东亚岛国。在太平洋西侧,与中国隔东海相望。领土主要由本州、四国、九州和北海道四个大岛组成。面积3777万平方千米。人口12527亿(1995年)。首都东京。大部分为山地和丘陵。多火山、地震。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为主。世界经济大国。工业高度发达,电子、汽车制造业尤为突出。外贸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海洋渔业居世界前列。